2014年6月26日星期四

油價飆推高產量‧岸外服務油氣股受惠


  •     
(吉隆坡18日訊)隨著近期油價飆升,大馬可能增加產油量,分析員認為岸外支援船業者和鑽井設備供應商料從中受惠,提供岸外服務的本地油氣股將浮現短線交易機會。
浮現短線交易機會
MIDF研究表示,大馬油氣公司中,有望從岸外活動突然大增中獲得立即商業衝擊的公司為岸外支援船業者和鑽井設備供應商。
岸外支援船業者,諸如沙肯石油(SKPETRO,5218,主板貿服組)、阿瑪達 (ARMADA,5210,主板貿服組)、SILK控股(SILKHLD,5078,主板基建計劃組)和環境海事資源(ALAM,5115,主板貿服 組),可額外征收20至30%費用;設備供應商如烏茲馬(UZMA,7250,主板貿服組)、史格米能源(SCOMIES,7045,主板貿服組)和迪聯 (DELEUM,5132,主板貿服組)等,將出現大量需求。
MIDF相信油價升高和全球石油供應受威脅,將導致產油國如大馬增加產量,以便從高油價中受惠和滿足全球需求。
“雖然我們不希望看到此動亂持續,但預見涉及岸外服務的本地油氣股將在短期內浮現短線交易機會。”
MIDF表示,近期伊拉克激進組織“伊拉克和敘利亞伊斯蘭國”(ISIS)在該國北部持續發動攻擊,內戰衝突升高,據報道該組織已佔領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以及進攻拉馬迪和費盧傑,最新報聞聲稱在距離首都巴格達北部不到60公里的巴古拜城發生鎗戰。
由於市場擔心伊拉克內亂可能令石油供應短缺,推動油價在6月份至今揚升4%。
伊拉克目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中的第二大油儲國,僅次於沙地阿拉伯,每日生產約 340萬桶石油,相等於全球產量的3.75%。雖然大部份動亂發生在伊拉克北部,而該國大部份油田是位於南部,但這次內戰令市場擔心石油基建設施如油管和 提煉中心將被破壞。伊拉克大約10%的石油是經由北部出口。最新報道也指出,伊拉克最大的石油提煉廠Baji己經關閉,外國員工都已撤離,Baji是伊拉 克3大煉油廠之一,以及是唯一在北部生產的油廠,另兩間位於南部。
在大馬國家能耗政策(National Depletion Policy)下,規定石油產量頂限為儲量的3%,目前原油產量限制在約每日65萬桶,自從2010年第四季以來,大馬每日油產量便未超過65萬桶,在油價上漲之際明顯地有更多增產空間。
MIDF對油氣領域保持正面評級,該領域持續獲得多項因素支撐,包括國油的資本開銷、國際油公司的開銷、油價高企不下,以及國油在邊佳蘭的綜合石化中心的活動增加帶來正面情緒。
(星洲日報/財經‧報道:李勇堅)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97108?tid=23#ixzz35kgTK4iw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