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6日星期四

大馬航空業挑戰續嚴峻


  •     
(吉隆坡16日訊)大馬航空領域今年前景仍然面對嚴峻挑戰,不過份析員認為航空公司的客運收益料已觸底,其中亞洲航空(AIRASIA,5099,主板貿服組)有望快速反彈,至於馬航(MAS,3786,主板貿服組)仍在苦苦掙扎,其重組計劃將成為航空領域最大變數。
分析員表示,一旦馬航大砍產能,將令其競爭對手從中受惠,而大馬機場(AIRPORT,5014,主板貿服組)將受負面影響。
興業研究指出,儘管大馬機場的數據顯示乘客成長18%,但航空業者最新公佈的首季業績再度令人失望。亞航和馬航的業績低於市場預期,該領域整體虧損因馬航拖累而擴大至2億9千600萬令吉,去年首季則為淨利9千680萬令吉。
航空公司的客運收益(passenger yields)繼續面對壓力,馬航、亞航和亞航X(AAX,5238,主板貿服組)的首季客運收益分別按年下跌10%、12%和23%,但已有觸底跡象, 這不止是在大馬,環顧本區域航空業同樣呈現見底的趨勢,但這不完全歸功於需求升高,而是因為一些航空業者正進行航線合理化行動,削減航班和專注在高收益的 航線。
儘管首季傳統上是較疲軟的季度,但亞航首季客運收益按季增加1.4%,預料亞航今年的客運收益 有可能快速升高,但馬航則不太可能,因為馬航是全服務型航空公司,機票價格變動不大,同時由於其競爭對手是在更方便和更舒適的第二吉隆坡國際機場營運,令 馬航的搭客可能改搭票價更低廉的亞航客機,這顯示了馬航要提昇客運收益,將面對巨大挑戰。
馬航是否會破產,成為該領域最大變數。不過,興業研究認為,馬航不太可能宣佈破產,因為國庫控股(Khazanah)已公開表示將重組馬航。
馬航保上市地位是最佳方案
興業研究認為,最佳方案是馬航保持上市地位,但進行重組以提昇客運收益和改善生產力,同時削減其規模龐大的員工人數。
“我們的理想評估是馬航結合裁員和削減產能。我們估計馬航裁員19%和減少產能10%,將可令2015年的虧損從7億6千700萬令吉縮減至3億4千900萬令吉。”
馬航不太可能大幅削減產能,因為自2010年以來,馬航已透過取消虧損的航線而削減27%網 絡,因此接下來只可能透過減少航班的方式來削減產能,例如更頻密飛航有較高收益的航線。同時,馬航也提昇了飛機使用率,其廣體客機的平均使用率從13小時 增至14小時,窄體客機則從9小時增至11小時。興業不預見馬航大幅削減產能,因這需要大砍人手以最大化生產力。
短期內的可能選項是延後接收新飛機,尤其是在此艱難時刻,馬航的現金極為緊絀。
興業研究認為,若馬航只削減產能10%,其競爭對手受惠程度不會太大,至於大馬機場方面,由於吉隆坡國際機場的機場稅高於第二吉隆坡國際機場,因此若搭客大量流向駐守第二吉隆坡國際機場的航空公司,則大馬機場收到的機場稅將大為減少。
若馬航的搭客流失10%和轉用第二吉隆坡國際機場,估計大馬機場的機場稅將減少3%,2015財政年的營業額將降低1%或2千960萬令吉,以及淨利減少7.6%。這是很小的數額,應不致於引發太大憂慮。
在展延飛機運交方面,大馬3家航空公司之中,只有亞洲航空宣佈暫緩運交客機,亞航的大馬機隊今 年只運交4架新飛機,估計2014財政年的產能增加9%。亞航希望採用全新和更省油的A320 NEO客機(只在2016年才推出),因此展延現有A320CEO客機的部份訂單,以便轉換為NEO客機,亞航在2015至2018年期間共延後接收29 架飛機。
客運收益能否復甦成焦點
興業研究表示,航空業今年前景依然充滿挑戰,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於客運收益能否復甦,以及馬航重 組為最大變數。該領域保持“中和”評級,首選股項為亞洲航空,合理價為2令吉78仙,同時也給予大馬機場“買進”評級,但是建議投資者只在股價下跌時積極 累積該股,因市場仍擔憂第二吉隆坡國際機場的營運成本問題。至於馬航和亞航X則為“中和”評級,目標價分別為19仙和70仙。
(星洲日報/財經‧報道:李勇堅)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96967?tid=23#ixzz35kggqk7b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