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4日星期日

鐵路經濟

全球出現人口集中都市的現象,是鐵路從冷落再次受到重視的真正原因。
 40年前,全球100萬人口的都市只有179個。今天,100萬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多達450個,而1500萬人口的超級大都會已經15個,大約20年后,超級大都會將在25個上下,而且多數集中在新興經濟國家,像印尼的耶加達,20年之后,人口可能聚到3000萬人。
 再看中國,去年的統計,由于政策上有意的都市化,50%以上的中國人已經划入都市人口。本來是農村民佔總人口70%的中國,已經轉為都市人口多過農村人口的新局面。人口大國之中,中國如此,印度、印尼、孟加拉、南非、越南、菲律賓、巴西都出現迅速都市擴大的人口集中大都市的異動現象。這情形也在馬來西亞明顯見到。
 吉隆坡行政上人口仍以200萬計算,其實,自覺及依靠吉隆坡生存的大吉隆坡人口超過700萬。
 南方國境的新山加伊斯干達,10來年之后,人口可能400萬,到時3個馬來西亞人就有一個住在這兩個大都市圈內。
經濟與環境顧慮
 都市的形成,交通量增加,只憑私人用車及巴士和電單車,已消解不了交通的過量負擔,塞車塞人而且汽車電單車排氣造成大都市空氣劣化到破坏環境更損害人體健康,時間的浪費,疾病增加又使生活效率下降,唯一辦法是建造都市內大量輸送效果的鐵路服務,同時建設大都市與大都市之間高速度鐵路,以最不傷害環境又消解人流數量壓力的鐵路為首選。
 經濟成長改變了生活形態的新興國家,由于基礎不足,人流物流及環境對策都沒事先的應對設施,都市壓力來了,民生的必須又迫壓眼前,只好把力量集中到鐵路建設上去,才使鐵路事業一片好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