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6日星期六

保單要花在刀口上


撰文 / 今周刊
出處 / 特刊  
關聯關鍵字: 保險, 保單
2013/09/30
  • 三明治族5大常犯錯誤觀念
  • 「即期年金」與「遞延年金」的商品設計架構
  • 年金險的分類
三明治族5大常犯錯誤觀念
台灣是全世界最愛買保險的國家,高保費、低保障,卻顯現了台灣人的保險觀念有夠呆,而且特別偏愛把保費拿回來。「拿回保費」的心態,讓多數國人在投保之前,就先誤解了保險的本質。
「買這張保單,利率比銀行定存好很多,又零風險,最適合你了!」滿32歲的周強,因為家裡剛有新生兒,這消息被熟識多年的保險業務員知道後,馬上對他提出保單建議。
 
這樣的對話與情境,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這張保單聽起來也需要、那張保單似乎大家都必備,敵不過朋友的「盛情」,往往會埋單,所以保單厚厚一疊,每年下來也繳了很多保費,卻不清楚到底買了什麼保障,等到有突發狀況時,才發現保單缺口,才明白買錯保單。

台灣是全世界最愛買保險的國家,高保費、低保障,卻顯現了台灣人的保險觀念有夠呆,而且特別偏愛把保費拿回來。「拿回保費」的心態,讓多數國人在投保之前,就先誤解了保險的本質。

在許多觀念積非成是下,《今周刊》出版的這本「買對不買貴 戒掉呆保單」特刊,告訴你如 何利用3張表檢視手上的保單,並針對了6大族群提供組合建議。另外大家最重視的醫療險,到底帳戶型與倍數型有何不同?還有發生突發狀況時,保險公司不會告 訴你的8大理賠技巧……等,都能透過觀念的釐清與行為的改變,讓你買對保單,把保費花在刀口上。

保單不是買了就能「定終身」,當你面臨人生每個階段,無論是購屋置產、結婚生子、轉換工作、計畫退休時,都需重新檢視保單。只要掌握自我需求,自然不怕人情保單來敲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