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8日星期一

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何啟斌:市場開放有利大馬 TPP阻中間人牟利


 407点阅


獨家報導:陳思遠
 (吉隆坡9日訊)宏觀經濟及政治分析家何啟斌博士認為,落實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有利大馬經商環境,市場越開放,就越能減少許多朋黨和裙帶關係的“中間人”從中牟利。
 他指出,減少這些非生產性的中間人從中牟利,就能明顯降低經商成本,使企業更具競爭力。

 他說,大馬在一些項目或領域,例如政府採購、國有企業和土著企業,依然會獲得寬限處理。
減少關稅壁壘
 何啟斌接受《中國報》詢問時,針對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對大馬的影響,發表宏觀經濟分析。
 以美國為首的12個國家代表,本週一在美國亞特蘭大達成協議,準備簽署談判5年之久的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協議國之間將落實減少關稅壁壘,促進貿易與商品交易。
 12國為美國、日本、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墨西哥、秘魯、智利,及4個東南亞國家,包括大馬、新加坡、越南和汶萊。
 預計這將是至今為止,史上最大的區域貿易協定,上述12個成員國涵蓋全球40%的經濟產出。
勞工成本問題料惡化
何啟斌說,一旦兩年后落實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預料大馬中小型企業的勞工短缺和成本高漲問題將進一步惡化,屆時很多中小型企業可能倒閉。
 他指出,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下,各簽署國必須解決非法外勞問題,12個協議國之中,大馬和越南兩國擁有最多和最嚴重的非法外勞問題。
 “大馬目前擁有約600萬名外勞,其中非法外勞佔半,介于280萬至300萬人。”
 他說,非法外勞分佈各行各業,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為了節省成本,而聘請大量非法外勞。
 何啟斌指出,一旦落實協議,就須摒除非法外勞,屆時中小型企業的工資成本一定高漲,可能導致它們難以生存。
 他指出,中小型企業目前還有喘氣時間,預料有關協議將在2017年正式簽署,兩年后才落實。
陳添保:紡織廠利潤5年翻倍
馬來西亞紡織製造商協會主席拿督斯里陳添保說,如果出口到美國的紡織品和服裝的關稅被摒除,預測本地紡織廠利潤將在5年內翻一倍。
 他預測,落實協議后,大馬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至少每年提高20%。
 他說,目前,沒有與美國有貿易協定的國家,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可被征收10%或更高的關稅。
 根據分析報告指出,落實協議后,紡織業可說是眾多領域中最受益的業務。目前美國是大馬紡織品最大出口市場,大馬紡織品和服裝,將可享有出口至美國的關稅優惠。
 紡織和服裝工業是大馬12大外匯收入來源,涉及大約2300家企業,聘用超過8萬人。
江華強:打擊勞工密集企業
馬來西亞中小型工業公會會長江華強指出,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有助擴大中小型企業的出口市場,不過他提醒說,該協議也對本地中小型企業帶來衝擊,一些企業未做好準備,無法面對更開放的市場競爭環境。
 他擔心那些僱用密集勞工從事生產的中小型企業,將受到重大打擊。
 “雖然政府可以在簽署協議前,提出給予本地中小型企業緩衝期進行轉型的條件,然而中小型企業不能怠慢,必須即刻推行轉型計劃,採用自動化生產、電子商務和提高產能。”
 他說,那些僱用密集勞工的工業,必須改用技術生產,中小型企業也必須減少僱用非法外勞。
 江華強指出,明年將落實東協經濟共同體,中小型企業可趁此契機,把握機會擴大東協6億人口的出口市場,為兩年后落實的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做好準備。
蔡兆源:藥物或漲價
財經專家拿督蔡兆源指出,在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之下,可能使藥物價格上升,政府應探討通過補貼來維持藥物價格。
 他認為,大馬加入協議國,整體而言肯定是好處多過壞處,擁有的優勢會增加,但一些領域可能受到衝擊,政府就必須拉長補短,從其他獲益中補貼受衝擊的領域。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TPP協議可能會延長對生物藥品的保護期或專利權期限。
 報導說,美國尋求對藥品的12年專利保護,以此來鼓勵製藥公司投資昂貴的生物療法,而澳洲和紐西蘭則傾向于為期5年的保護期,以降低藥品的費用並減輕國家醫療補貼的負擔。
 “最終美國讓步,生物藥品的專利保護年限定在5年到8年之間。”
 蔡兆源認為,雖然TPP協議下,政府採購、土著和國有企業仍受到某程度的保護,然而他相信,政府會逐步的開放。
 他對《中國報》說,各協議國允計推行各自的扶貧計劃,唯大馬的扶貧計劃較特殊。
 他認為,政府必須改革我國的經濟結構,儘管我國每年取得5%至6%的不錯經濟成長表現,然而平民百姓實際受惠不大,生活反而越來越苦。
 他說,政府的政策必須以人民福祉為本,確保國家成長和收入增加的經濟果實,能平均分配給人民。
黃漢良:助刺激紡織業
大馬布匹、百貨製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會長拿督黃漢良指出,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有助刺激目前國內表現低迷的紡織業。
 他說,本地紡織業過去面對中國強大的競爭,近幾年來紡織業走向萎縮。
 他指出,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有如本地紡織業的及時雨,來得正是時候,這是紡織業增加出口市場的大好機會。
 黃漢良也是馬中總商會會長,他說,大馬紡織業的出口市場,以美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為主,有關協議正能使大馬紡織品更加方便的進入歐美市場,尤其是加拿大、墨西哥和秘魯。
再益:以開放心態接受TPP
 首相署前部長拿督再益依布拉欣指出,國人應該開放心態,去接受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以提高國家經濟。
 他促請國內企業家,考慮投資更多本地商貿活動,加強國家經濟,包括讓國家教育體系透明化和加強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增加在全球企業競爭的機會。
 “正確的行動方針不是關上門拒絕該協議或其他貿易協議,反之可以趁機會去談判,讓自己變得更有競爭力。”
 再益依布拉欣在其部落格撰文時說,沒有任何國家會把自己在繁榮國家內,封鎖自己,若沒有替代的貿易協議取代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尤其是馬來西亞太過依賴于自由貿易。
 他促請大馬人相信社會領袖,以確保可以在最佳的情況下,安排簽署協議。
預測2025出口增12%
大馬將是第二大贏家
 一旦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落實,大馬將是12個協議國的第二大贏家,僅次新興國家越南。
 在協議中,可帶來7億9300萬人口、生產總值達27兆5000億美元(約115兆5000億令吉)的龐大市場。
 根據彼得森(Peterson)國際經濟研究所分析,越南和大馬,分別是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下的第一和第二贏家。
 分析指出,預測到2025年,越南出口將增加29%,大馬出口則增加12%。
 “同時,預測至2025年,大馬國內生產總值取得額外6.1%成長,出口額取得額外12.4%成長。”
 分析說,大馬和越南目前沒有與美國有貿易協定,出口到美國的原料和產品,必須被征收關稅。
 “然而,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卻讓簽署國獲得美國的優惠待遇,出口至美國的原料和產品的關稅大大降低,並且使簽署國在出口競爭方面跑贏非簽署國,如中國、泰國和印尼。
 “大馬是橡膠和油棕主要出口國,也是汽車和電子零件出口國。在2014年,大馬對美國的商品和服務出口額達300億美元(1268億令吉)。”
 根據興業銀行分析報告說,該協議對大馬最大的影響是出口,大馬的出口產品和服務,佔了國內生產總值的80%,這協議能使大馬擴大出口市場。
 報告說,大馬對其他11個協議國的出口比重也相當高,2015年佔了大馬總出口額的41%;大馬從11個協議國的進口,則佔了總進口額的34%。
 報告指出,越南成為最大贏家,因為該國的紡織和服裝製造業勞工成本低廉,也能從中國的出口市場中奪取部分分額。
貿工部長:TPP利多於弊
 (馬六甲9日訊)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長拿督斯里慕斯達法指出,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利多于弊。
 他說,每項行動都有利有弊,如是利多于弊,就不應卻步,政府採取的各項行動,都是以人民及國家的利益為前提。
 慕斯達法今日出席甲州元首敦莫哈末卡里慶祝77歲華誕冊封儀式后,在記者會上受詢及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受到多造批評時,這么指出。
 他說,該部開明接受各造指出的建議及批評,但他希望提出批評者,應清楚瞭解有關協議,提出的批評也應中肯。
 另一方面,慕斯達法說,甲州與中國廣東省簽署經濟友好協議后,將加速州內的工業發展。
 他說,甲州目前不只是主要旅遊據點,工業也迅速發展,國內各州應參考這樣的發展政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