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7日星期日

馬來西亞房地產, 有價無市, 崩盤在即!!!

 


開始有人拋售手中的存貨 ; 開始有人被燒到手 ; 開始有人要升級但舊房子脫不了手 ; 開始市場的感覺不是還有多少上升的空間, 而是會有多少下滑的可能.
馬來西亞房地產價格走勢, 總的來說, 應該算是有價無市跟有市無價!
開始有人拋售手中的存貨 ; 開始有人被燒到手 ; 開始有人要升級但舊房子脫不了手 ; 開始市場的感覺不是還有多少上升的空間,而是會有多少下滑的可能.
房地產價格有兩個基本走勢. 一個是百萬走勢, 由市場經濟因素主導. 一個是十萬走勢, 由政治因素主導.

隨著官方將外國人購買房地產的底線提高到一百萬, 房地產開發商也紛紛將價格提高到百萬以上. 之前, 底線是五十萬, 開發商的價格是六,七十萬. 現在, 六, 七十萬的單位就會被百多, 兩百萬的單位取代, 而六, 七十萬的單位從此從市場上消失.銷售百萬單位比銷售五十萬單位, 更有賺頭, 開發商頂多少建, 少賣幾個單位就行了,何樂而不為.
這類房子, 有錢都不要買, 所以說, 有價無市.
有錢人就是有辦法, 官方打房, 結果是, 富者越富, 貧者越貧. 這就是由市場經濟因素主導的百萬走勢,而且是扭曲的市場經濟因素.
隨著城市大眾人民, 可支配收入減少, 買房能力普遍消失, 對官方強烈不滿. 鄉區大眾怨氣, 官方還算可以平息, 但面對城市窮人,官方至少得給他們一所房子. 為了選票, 官方大量制造五萬, 八萬, 十五萬房子. 一些開發商, 也建些二十幾萬的單位.這是政治因素主導而催生的房子, 當然, 誰擁有政治優勢, 誰就得益. 所以, 房子分配方式不透明, 橫空冒出二手, 三手市場,增加手續費, 轉手費.

這類房子, 有錢都買不到, 所以說, 有市無價.
政治人物就是有辦法, 官方輔房, 結果還是, 富者越富, 貧者越貧. 這就是由政治因素主導的十萬走勢, 而且是扭曲的政治因素.
【收藏我們的頻道吧!讓我們提供更多獨家新聞給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