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子業為主的台灣出口連續繳出難看的成績單,國人不禁要問台灣的希望在哪裡?經深入觀察,社會資源投放焦點已逐漸轉向生技,有如過去資訊科技的歷史軌跡,台股長多的新方向呼之欲出。
以台灣過去的產業發展史來看,是由農產品出口、工業產品的進口替代發展到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在產業別方面,從水泥、鋼鐵到機械、塑化、紡織,再到以半導體為主幹的電子業。可以歸納出一個邏輯,就是「社會資源投放的焦點,將孕育出強勁生命力的產業」。 三十餘年前筆者還是學生的時候,當時各大學最熱門、最高分的系所,除了醫學系以外,第一志願不是電機就是電子工程系,台灣最優秀的人才集中投入高科技領域,加上政府資源的大量投入,造就出全球一流的電子硬體製造聚落,成為IT科技島。 科技島將轉型生技島? 當初如果沒有整體社會資源的大量投入,如何創造台灣電子業三十年的蓬勃發展;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還曾經造成全球IT供應斷鏈的短暫危機,這時全球才驚覺台灣的電子業影響力不可小覷。 同樣的,也因為過去五十年來,優秀的人力持續的投入醫學院,使台灣的醫療技術在亞洲一直維持相當高的水平;雖然醫療服務是屬於內需產業,在過去沒能發展成出口創匯的主流產業,經由時間的演化,也使台灣擁有極具發展生技產業的潛力。 由資本市場來觀察資源投入的程度,就可知新的生命力會在哪個產業萌發。二○○○年美國創投事業投資於生物科技占總金額之八、九%;而二○一四年美國總計為新創事業投入約四八四億美元的資金,共四三五六件投資案,其中生技領域(包含人用藥品與醫療器材)占七八八件投資案,共獲得約八十六億美元資金,占全年投資總額高達一八%。在生技領域中大部分的投資金額落在人用相關生技製藥公司。 另一方面,生技領域每季每件平均投資金額呈現上升趨勢,顯示投資人對生技新創事業的發展前景與商業模式具有信心,而這樣的現象也與全球持續上升的醫療需求息息相關。 若以新創公司IPO的角度衡量,二○一四年美國本土創投轉投資的IPO件數中,共有六十四件(占五六%)屬於生物科技領域,不僅為歷年以來生技公司IPO數量的新高,且為二○一四年IPO數量最多的產業。 |
2015年11月14日星期六
生技崛起 再造台股新機運!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