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8日星期六

RCEP

遠見雜誌2014年2月號 第332期
 瀏覽數:192,700+
作者:彭漣漪 攝影:陳奇宏

TPP、RCEP、TTIP是什麼?

三大區域貿易協定,讓你一次搞懂!

近年來,台灣民眾經常在報紙上看到TPP、RCEP、TTIP這三個區域經濟整合組織的英文縮寫,到底其中內涵與重要性在哪裡?
TPP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

高品質、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
     談判進度:2014年第一季完成第一輪談判,2015年生效
     目前成員國:12國,美國、新加坡、韓國、日本、越南、馬來西亞、汶萊、紐西蘭、澳洲、加拿大、墨西哥、祕魯
     成員國GDP占全球總量:38%
     TPP於2002年由紐西蘭、新加坡、智利三國發起,成員國彼此承諾了高度自由化的互惠待遇,2008年美國加入後成為主導者。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指出,美國全力推進TPP,除振興國內經濟,也想分享亞洲區域高速成長的目標,藉此主導亞太貿易活動,日本加入TPP,且在釣魚台事件、菲律賓的黃岩島事件,背後有美國撐腰,都是美國透過TPP影響亞洲的首部曲。
     工業總會副祕書長蔡宏明分析,TPP是種高品質、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標榜全面自由化,會讓全球的貿易規範大幅往前邁進,目前成員國有不少工業發達國家,因此對服務業的帶動大於對製造業的帶動。除了全面降低關稅外,還涉及中小企業、供應鏈、法規調和、勞工、環境等開放議題。

台灣積極爭取 要想好如何讓利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解釋,例如法規的透明程度必須提高,公布並給予公眾提出評論意見的時間,一般不得少於40天,涉及技術性貿易障礙的有些更長達60天。對比台灣法規草案的預告期只有7天,與FTA義務有落差,而且台灣也不強制對評論意見回應。再以服務業開放為例,TPP會要求成員國不得限制外國服務提供者數量、服務交易或資產總值、雇員人數等。
     政府已總動員希望爭取進入TPP,不過台灣也得對等開放市場給別國,台灣準備好了嗎?

RCEP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

東協加N 振興製造業的火車頭
     談判進度:第三輪談判於2014年1月在馬來西亞舉行,2015年完成談判
目前成員國:16國,東協十國(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日本、韓國、紐西蘭、澳洲、印度
     成員國GDP占全球總量:30%
     RCEP簡言之就是「東協加六」的擴大版,並開放其他經濟伙伴國加入。「東協加N」的經濟整合從1997年即展開,至2012年已與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印度簽署雙邊FTA並生效。2011年由於美國及俄羅斯加入,東協加六擴大為東協加八,但由於美國與俄羅斯尚未和東協簽署FTA,所以未納入成員國。至於香港,有希望成為第17個成員國。

囊括亞洲國家 獨缺台灣與北韓
     中經院研究員杜巧霞指出,過去因中國及日本各有戰略考量,對於東亞整合,究竟要以東協加三或東協加六為主軸,立場分歧。但轉為RCEP則可使東亞經濟逐步擺脫中日在其間的角力,並持續確保東協在區域整合中的核心地位。
     蔡宏明分析,RCEP表面上是由東協主導,但其實是「中日韓大哥不出面,推一個小弟出來。」他表示,由於RCEP多半是發展中國家,因此對製造業的帶動會大於服務業,和TPP相反。經濟部研判,比起TPP,RCEP開放程度沒那麼高,將以90~95%的貨品涵蓋範圍為目標,同時也會談服務貿易、投資、經濟與技術合作、智慧財產權、競爭政策、爭端解決等議題。
     RCEP在2013年談判快速,3月在印尼峇里島舉行預備會議,5月就展開第一回合談判,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對低度發展東協國家保有特殊及差別待遇的彈性。9月在澳洲布里斯班舉行第二回合談判,針對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與跨國投資議題進行討論。
     令台灣憂心的是,RCEP幾乎囊括了所有亞洲國家,只剩下台灣與北韓未列其中。台灣快變亞洲貿易孤兒了!

TTIP
     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

全球最大、超級區域經濟整合
     談判進度:2013年12月完成第三回合談判,2014年11月完成談判
     目前成員國:美國、歐盟
     成員國GDP占全球總量:46%
目前成員國:16國,東協十國(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日本、韓國、紐西蘭、澳洲、印度
     成員國GDP占全球總量:30%
     RCEP簡言之就是「東協加六」的擴大版,並開放其他經濟伙伴國加入。「東協加N」的經濟整合從1997年即展開,至2012年已與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印度簽署雙邊FTA並生效。2011年由於美國及俄羅斯加入,東協加六擴大為東協加八,但由於美國與俄羅斯尚未和東協簽署FTA,所以未納入成員國。至於香港,有希望成為第17個成員國。

囊括亞洲國家 獨缺台灣與北韓
     中經院研究員杜巧霞指出,過去因中國及日本各有戰略考量,對於東亞整合,究竟要以東協加三或東協加六為主軸,立場分歧。但轉為RCEP則可使東亞經濟逐步擺脫中日在其間的角力,並持續確保東協在區域整合中的核心地位。
     蔡宏明分析,RCEP表面上是由東協主導,但其實是「中日韓大哥不出面,推一個小弟出來。」他表示,由於RCEP多半是發展中國家,因此對製造業的帶動會大於服務業,和TPP相反。經濟部研判,比起TPP,RCEP開放程度沒那麼高,將以90~95%的貨品涵蓋範圍為目標,同時也會談服務貿易、投資、經濟與技術合作、智慧財產權、競爭政策、爭端解決等議題。
     RCEP在2013年談判快速,3月在印尼峇里島舉行預備會議,5月就展開第一回合談判,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對低度發展東協國家保有特殊及差別待遇的彈性。9月在澳洲布里斯班舉行第二回合談判,針對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與跨國投資議題進行討論。
     令台灣憂心的是,RCEP幾乎囊括了所有亞洲國家,只剩下台灣與北韓未列其中。台灣快變亞洲貿易孤兒了!

TTIP
     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

全球最大、超級區域經濟整合
     談判進度:2013年12月完成第三回合談判,2014年11月完成談判
     目前成員國:美國、歐盟
     成員國GDP占全球總量:4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