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陽光
粗分可分三種:
在健康人體内,半人造維生素E可主要在肝臟在幾天內被去酯化(de-esterified),但早產兒、年邁或不適的患者卻不能把人造及半人造維生素E去酯化。
下為二者結構簡式:
下表列出用以下官能團取代後生育三烯酚與生育酚的活性比:
種類
幫助抗氧化最有效的維生素E是δ-生育酚, 幫助抗不孕最有效的是α-生育酚。粗分可分三種:
- 天然維他命E(d-α-生育酚)
- 半人造維他命E:d-α-生育酚醋酸酯,d-α-生育酚琥珀酸酯
- 人造/人工合成維生素E:dl-α-生育酚、dl-α-生育酚醋酸酯(一个d-α-生育酚分子与一个l-α-生育酚分子合成)
- (1)人造(人工合成)維生素E,“dl-α-生育酚”,作為醋酸鹽酯類,最廉價,通常最常被賣作營養補充劑
- (2)半人造“自然來源”維生素E酯類、由"自然來源" 加工成藥片藥丸及一粒有多種維他命的營養補充劑
- (3)高度鍊製的天然d-α-生育酚
- (4)低度鍊製的天然混雜數種的維他命E
- (5)高伽瑪維生素E營養補充丸
- (6)生育三烯酚(Tocotrienol)營養補充劑
在健康人體内,半人造維生素E可主要在肝臟在幾天內被去酯化(de-esterified),但早產兒、年邁或不適的患者卻不能把人造及半人造維生素E去酯化。
結構
生育酚主要有四種衍生物,按甲基位置分為α、β、γ和δ四種。與生育酚相關的化合物生育三烯酚在取代基不同時活性是一定的,但生育酚的活性會明顯降低。下為二者結構簡式:
下表列出用以下官能團取代後生育三烯酚與生育酚的活性比:
| 衍生物 | R1 | R2 | R3 | 活性比 |
|---|---|---|---|---|
| α | CH3 | CH3 | CH3 | 100 |
| β | CH3 | H | CH3 | 40 |
| γ | H | CH3 | CH3 | 10 |
| δ | H | H | CH3 | 1 |
來源
天然的維他命E來自:- 菜油:譬如棕櫚油、向日葵油、介花籽油、玉米油、大豆油和橄欖油。
- 堅果(花生、向日葵瓜子等)、沙棘果和麥芽、扁桃等。
- 其它維生素E的來源是原粒五穀、魚、花生醬和綠色葉蔬菜。在美國維他命E的一個重要來源是強化早餐穀物。
- 雖然最初多數自然維生素E從麥芽油提取,現在通常從菜油、大豆油中獲得。
- 蛋黄酱、牛油
功能
- 可用作抗氧化劑,維他命E有助防止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及磷脂質被氧化,故可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
- 可保護维生素A不受氧化破壞,並加強其作用。
- 維生素E與碘化合物,已證實能預防維生素E缺乏有關的症狀發生。
- 防止血液中的過氧化脂質增多。
- 一些研究報告顯示與防癌、抗老化有關,不过未受廣泛證實。
- 防止血小板過度凝集的作用。
- 增進紅血球膜安定及紅血球的合成。
- 減少因空氣污染引起的效應,進而使肺臟的傷害降低。
- 維持細胞呼吸。
- 減少老人斑的沉積。
攝取
攝取不足後遺症
- 溶血性貧血。因為通過胎盤輸送給新生兒的維他命E很少,所以新生兒或早產兒血漿中維生素E會偏低。若母體缺乏維他命E,致幼兒維他命E不足時會導致幼兒血球容易破裂而發生貧血,稱為溶血性貧血,有時還會間接引發黃膽。
- 腸胃不適、陽痿、水腫、皮膚病害、肌肉衰弱。
- 慢性脂肪吸收不良。
- 溶血、肌尿酸、平滑肌中褐色素沉澱。
- 膀胱纖維症、血小板增多、掉髮、頭髮乾燥。
- 成年人缺乏維他命E多年後,會顯現紅血球的溶解增加。
- 月經失調、末稍血液循環障礙所致的手腳虛冷、凍傷等。
- 冷感症。
攝取過量
一些報告中顯示其副作用很不常見,但因其為油溶性維他命,易造成蓄積。 雖其副作用不多見,可是其副作用依然存在,且過量攝食易造成體內大量的蓄積,故應盡量避免長期過量攝食。-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美國心臟健康協會/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研究及文件指出,市面上的高單位維他命E,不但不能預防心臟病或癌 症,且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中高齡患者,服用後反而增加心臟病發的機率。(本文引述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美國心臟健康協會/美國醫學會期 刊(JAMA)之研究發表及期刊文件)
- 血脂過高,血液凝固障礙。
- 血清甲狀腺素下降。
- 腸胃不適。
- 降低维生素A、维生素K的利用。
- 頭昏、暈眩、噁心、疲勞等。
-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资助的研究项目证实常年每日服用400毫克维生素E的男性为研究对象,经年服用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几率较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增加17%
建議每日攝取量
维生素E建議每日攝取量是根據α-生育酚形式而計算出來,因為它是最活躍或最可用的形式。當時,美國二次全國調查、全國健康和營養考試調查(NHANES III 1988-91) 和(1994 CSFII)的勘測結果表明,多數美國人飲食量無法提供足夠维生素E。- 現在從食物攝取维生素E建議每日攝取量是15 毫克,等於22 IU 的自然维生素E或33 IU 的人工合成维生素E。
-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對於维生素E每日攝取建議量(RDA)僅僅二十IU到三十IU,其實二十IU或三十IU的维生素E攝取量,可由食物中獲取。
- 因為標準多種維他命通常包含大約30 IU,需要另外一個維他命E補充去達到水平。
- 目前的指南認為每天補充维生素E超過1000 毫克被認為不安全,等於1500 IU自然來源维生素E,或1100 IU的人工合成维生素E。[1]
參考文獻
-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Vitamin C, Vitamin E, Selenium, and Carotenoids.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2000.
-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1999. USDA Nutrient Database for Standard Reference, Release 13. Nutrient Data Laboratory Home Page, http://www.nal.usda.gov/fnic/foodcomp
- Dietary Guidelines Advisory Committee,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Report of the Dietary Guidelines Advisory Committee on the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000. http://www.ars.usda.gov/dgac
- Rosenberg H and Feldzamen AN. The book of vitamin therapy. New York: Berkley Publishing Corp, 1974.
外部連結
- Vitamin E CAS No is 59-02-9
- US 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article on Vitamin E
- Vitamin E (Tocopherols and Tocotrienols)
- Vitamin E risk assessment, Expert Group on Vitamins and Minerals, 英国食品标准局, 2003
- High dose vitamin E leads to longer more active lives in mice
- Scientifically-proven benefits of regular vitamin e consumption
-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Sourc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