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5日星期二

别被季报误导

  semi value、沙米

你可曾看过这种公司的季报吗:

“本公司这一季的情况不太好。由于本公司的缺乏效率,导致公司的前景渺茫。我们出现了一个很强的竞争对手,让他们推出了一种更好的产品,这对本公司的销售非常不利。更糟的是,我们在北马部的优势也渐渐下降,这是本公司管理部门的严重失误。”

当然不会!你所能够看到的季度报表应该是这样的:

“丹丹公司宣布首季度营业额创新高,达到 RM14mil,较去年同期的 RM10mil 增长了40%。”

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股东,这对你来说会是个好消息。毕竟,这是一家很好的公司(否则你也不会持有它的股票),而且这份报表更加坚定了你的想法。但 是,revenue 创造新的记录真的就能表明这是一份很好的报表吗?如果这家公司的季报上同时列出当季每股收益 (EPS) 仅为 RM1.05,一去年同期 RM1 的 EPS 相比,当季 EPS 增长率只有 5%!那么你还会继续认为这间公司的业绩有很大提升吗?你应该搞清楚为何在 revenue 增涨20%的同时收益只增长5%?这是否说明了这间公司的利润率出现了问题?

我们大多都很容易被报告中所描述的情形所“感动”,而且公司通常也喜欢把好的一面展示出来给大家看,毕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因此,即使这家公司宣布 revenue 创纪录的增长40%,也并不能代表利润也同样乐观。我们都会问这样一个关键性问题:与去年同季相比,当季 EPS 的增长幅度有多大?

假定你投资的公司宣布 revenue 增长达40%,净利提高35%,这听似不错,是吗?不一定。你不应该将关注点放在公司的净收益上。你不是整家公司的拥有者,而仅仅是该公司股票的持有者。 该公司可能通过发行新股或其他方式“稀释”普通股。所以作为投资者,在公司净利可能增长35%的同时,你的关注点主要还是应该集中在 EPS 上——有可能它只上涨了5%或6%。

你必须看穿报告中歪曲的陈述。不要被报表中的 “revenue”、“profit” 等字眼所迷惑,不要因此将注意力从真正关键的因素,如 EPS 上转移开来。

终结来说,你应该把公司的当季 EPS 跟去年同期进行比较(为防止季节性的扭曲),因此不应该跟前一个季度进行比较(把第四季度的 EPS 跟第三季度的 EPS 来比较)。而且,为了进行更好的估价,应该把今年第四季度的 EPS 跟去年第四季度的 EPS 进行比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