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8日星期五

救馬幣也要用對方法


  •     
萬眾期待的外匯儲備出來了,各位專家有甚麼看法呢?
老實說,國家銀行外儲繼續下跌,截至8月14日止半個月再下跌22億美元,從7月31日的967億美元跌至945億美元,寫近6年新低,這些數據都不叫人意外。
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這次的外儲數據中,看到國行對馬幣的態度已經轉變了。
首先,拿減幅來看。外儲不出意外持續收窄,但從7月初的50億美元到38億美元,再到22億美元,跌幅一次比一次輕,與馬幣的急劇下跌幾乎成為反比,是不是代表國行已沒那麼積極拉抬馬幣了呢?
在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相關政治醜聞、油價下跌和人民幣貶值交相夾擊下,馬幣8月迄今下滑逾7%,但外儲跌幅卻僅為2.28%,不難看出國行為保外儲,干預馬幣的力度似乎正在放鬆。
雖然國行總裁丹斯里潔蒂在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匯報會上說:“外儲跌穿1千億美元,早在預期之中,也是資金大肆撤離的結果,但外儲雖有所減低,仍足以滿足國際交易需求。之前也見過外儲下跌,無需擔心此事,因這就是外儲的功能,就是當作這類期間的調整緩衝。”
只是,這邊說不擔心外儲水平,有信心外儲將在情況好轉時逐步提昇,但另一邊廂卻又努力希望將馬幣貶值對外儲傷害降到最低,是不是很有意思。
根據金融辭典解釋,外儲是一個國家或經濟體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份,是將外匯計價總資產,包括現鈔、黃金、國外有價證券等納入計算,主要用於平衡國際收支和穩定匯率,但隨著國行現不準備消耗大量外儲來穩定匯率,是不是意味著馬幣可能再繼續貶值呢?
上週五,馬幣兌美元已逼近4.20,兌新元更即將觸及3.00的歷史低位,若國行開始鬆手不管,馬幣毫無疑問將進一步貶值,但馬幣確實該救,可是絕不應該不計成本盲目地行動。
外儲從去年杪的1千160億美元減至目前的945億美元,整整蒸發了215億美元或18.53%,馬幣在過去12個月的跌幅卻高達23%,由此可見外儲幾乎形同虛耗,這樣的投入與回酬根本不成正比,何必繼續浪費呢?
我是贊成國行不應無止境投放外儲救馬幣,畢竟市場現已被恐懼遮住雙眼和雙耳,首相拿督斯里納吉,乃至潔蒂再多的信心喊話,再篤定的“不會資本管制和定匯”承諾又有甚麼用,投資者根本不當一回事,外儲投入再多還不是成為投機活動下的砲灰。
更糟的是,若外儲不斷萎縮,市場又會開始憂慮我國外儲太低,抗衡外壓的能力量不足,結果舊的問題未解,新的問題又來。因此,國行如真對馬幣那麼有信心,大可暫時放寬馬幣監管,將更多地心力放在協助政府解決投資者真正恐懼的問題,這樣才能讓我們快點看到馬幣的實際價值呀。(星洲日報/焦點評析‧作者:洪建文)


點看全文:http://biz.sinchew.com.my/node/121687?tid=17#ixzz3k4O7aTQM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