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5日星期六

債務救火隊


  •      
企業面對財務困境進行重組時,脫售資產是最快獲取現金的方法,但有些時候,並不是所有企業有勇氣接收這些燙手山芋,尤其是那些負債累累、估值不這麼吸引人的資產,還未過手已燙傷買家。
能源公司收購電力資產及銀行收購金融區土地活動一再顯示,官聯企業已成了“債務救火隊”,通過收購變相金援負債累累、名聲狼藉的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導致其股價一泄再泄,市值持續萎縮。
以目前經濟局勢來看,大部份企業都傾向於儲備更多資金,包括縮減營運開銷及暫停大筆支出,以在中短期內保留現金應對不時之需,降低可能出現資金周轉不靈的風險。
但非常罕見的是,在政經局勢不明朗期間,竟還有企業願意耗資過億收購發電廠及土地,怎不令人浮想聯翩,針對這些交易作出諸多猜測,如資產是否估值過高、售價不合理等。
毫無意外的,這些“救火隊”的義舉立刻引發投資者恐慌,每當市場傳出一些新消息,市場信心又跌一成,為了降低投資風險,投資者不得不拋售這些企業的股票,以免被牽連。
儘管市場已作出激烈反應,還是無法阻止這些金錢交易持續下去,畢竟企業資金該如何運用,向來都掌握在管理層手中,小股東無權過問,也無法捍衛企業幸苦累計多年的血汗錢,成為他人救火還債的工具。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20786?tid=17#ixzz3iohGjmdt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