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1日星期三

潔蒂:經濟結構多元化‧油價下滑衝擊誇大了


  •     
(吉隆坡11日訊)國家銀行總裁丹斯里潔蒂強調,國際油價下跌對大馬經濟的影響已被誇大,忽略了大馬經濟結構、出口和政府收入的多元化,可以抵禦這一波的外來衝擊,大馬今年預料可以維持5%左右的經濟成長,依然是區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之一。
她說,大馬經濟結構多元,出口成份也是多元組合,政府收入來源更趨多元化,並不會因單一的油價下跌就受嚴重破壞。
國際油價去年6月中開始猛挫,布蘭特油從每桶100美元左右下跌52.5%,今年1月一度下跌至47美元的5年新低水平。
由於大馬被視為淨石油出口國,加上國家石油(PETRONAS)末季蒙受龐大虧損,讓市場認為油價下跌將重擊大馬經濟和政府收入,導致外資撤離,馬幣因此節節走貶,股市波動。馬幣走貶至3.70水平,今年迄今下跌近6%,成為亞洲表現第二差的貨幣。
馬對石油依賴性經降
潔蒂今日駁斥外界誇大了大馬對石油的依賴性,她今日在《2014年國行年報》發佈會後表示,外 界看法,特別是國際媒體放大了國際油價對大馬經濟的衝擊,其實大馬現在對石油收入的依賴性已經降低;在政府積極多元收入來源的努力下,石油收入在政府總收 入的佔有比率已經下跌,今年的比率更不會超過總收入的四分一。
兩年前,石油收入佔了政府收入的40%,但在去年,有關收入佔有比已經降至33%,根據國行估計,今年石油收入佔政府總收入比例預料會下降至22%。
她說,外資主觀認為,國際油價暴跌將嚴重衝擊大馬經濟,造成近期資金外流,馬幣匯率下跌,但有關大馬對石油收入的依賴性是被誇大的,忽略了大馬整體經濟基本面的多元化和穩定。
可保持強勁成長勢頭
她說,實際上大馬去年在油價暴跌的情況下,國內生產總值取得6%成長,是區域最強勁的成長經濟之一,表現僅次於中國的7.4%和菲律賓的6.1%成長。
過去10年,大馬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為5%,在區域的4至6%的成長率範圍內,這強勁的成長勢頭將持續,不會受油價下跌干擾。
國行以油價(布蘭特油)每桶55美元為基礎,預計今年大馬經濟將取得4.5至5.5%的成長,主要受強勁的內需和穩定的出口表現支持。
失業率偏低(今年預測2.9%)和低通膨,利率在適中水平、私人投資成長強穩,以及津貼正常化和消費稅在內的稅制改革,都有助支持大馬經濟穩定成長。
布蘭特油目前介於每桶60美元左右的水平。
她說:“無可否認,油價下跌肯定會影響大馬的經濟,但影響層面並不如國際報道所渲染的那麼嚴重。”
部份製造業反受惠
大馬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其中55.3%是服務業,另外24.6%是製造業,而礦業、農業和建築業只佔7.9%、6.9%和3.9%,也就是說,服務業和製造業就佔經濟的80%,是大馬經濟的中流砥柱。
她說:“大馬的油氣業肯定會因油價下跌受不同程度的打擊,不過,部份製造業將因低油價帶來的成本下跌而受惠。”
同時,由於油價下跌,國內汽油價因此也下跌,讓大馬消費者的可使用收入增加,從而推動國內需求。
油價下跌也提政府機會正常化津貼制度,取消燃油建貼讓津貼開支從之前的240億令吉降至17億令吉左右,是財政改革的一大步。
以出口而言,製造業出口佔總出口的77%,包括油氣在內的礦產出口,只佔大馬總出口的13%,部份出口業務也因馬幣走貶而受惠。
同時,由於能源價格下跌,提振了石油淨進口國,諸如美國、中國和其他區域國家的消費和投資開支,而這些國家是大馬重要的貿易伙伴,因此對大馬出口需求維持強勢。
全球不明朗因素影響匯率
馬幣美元不掛鉤
潔蒂說,大馬作為開放自由的新興經濟,肯定也會受到全球不明朗因素的打擊,近期馬幣走貶和資金外流,除了油價,全球政策不明朗造成的波動也是原因。
她不願意預測馬幣的走勢,因為不明朗因素會繼續左右匯率;但她也不認定馬幣重新和美元掛鉤的必要性。
她說:“馬幣不是我們的政策工具。”
她認為,馬幣其實是隨外圍波動而調整,貨幣的調整,從而穩定了經濟。“如果缺乏可調整的貨幣,整體經濟就會因外圍波動而調整,危險性增加,就如希臘的情況,就因為缺乏可調整的貨幣,導致脫困舉步維艱。”
沒必要干預馬幣
她說,在不明朗消除前,馬幣會持續波動,但只要不失衡,國行沒有干預的必要。
潔蒂不諱言,今年大馬經濟面對外圍不明朗的重大挑戰,包括先進國成長動力不一,影響需求,並導致政策分歧,從而製造了市場的波動以及商品價格下跌衝擊。
美國經濟成長動力趨強,但日本和歐洲持續因結構性疲軟而拖累成長步伐;中國是亞洲經濟龍頭,預料成長將轉為適中,並繼續進行結構重組和再平衡成長動力。
她說,先進國不一致的經濟動力,導致政策不一,美國退出量寬,並將正常化利率,反而歐洲推出歐版量寬和負利率。
“不一致的政策導致資金和金融市場波動,全球資金四處流竄,成為全球經濟最大的下跌風險。”
消費稅遇油價下跌
通膨壓力反獲紓緩
大馬消費稅上路,因油價下跌,讓可能帶動的通膨壓力得以紓緩,國行維持今年通膨2至3%的預測。
潔蒂認為,今年4月上路的消費稅,是大馬稅務改革重要步伐,也是多元政府收入的重要政策。
根據160個已經落實消費稅的國家經驗,消費稅上路會造成短暫的通膨高漲,並影響消費能力。
不過,她說,大馬消費稅上路遇上油價下跌,因此可以緩沖通膨壓力,因此預料大馬通膨可以維持穩定水平。
她也認為,消費稅有助大馬降赤,讓大馬逐步回到財政平衡。大馬去年的財政赤字下跌至3.5%的目標,今年的財赤目標從3%上調至3.2%。
她也不認為雙赤會發生在大馬,因為大馬目前還是維持貿易盈餘,國際收支的經常賬維持盈餘214億令吉,佔國民總收入的2至3%。
國行上繳股息增至30億
國家銀行因淨利增加,2014年派發給政府的股息也倍增,從前期的15億令吉增加至30億令吉。
國行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財政年,總收入增加25%至84億8千萬令吉,淨利也增加17%至63億8千500萬令吉。
由於淨利增加,因此派發給政府的股息也大幅增加至30億令吉。
家債降至9%
不加強打房打債
潔蒂對大馬家債由高峰期的15%降至當前的約9%感到滿意,並透露無意進一步實施打房打債的措施。
況且,她補充,壓力測試結果顯示,本地銀行業擁有充裕的資本緩衝空間,即使是各類家債違約率嚴重走高,銀行業最高會蒙受390億令吉虧損,低於銀行業擁有的974億令吉額外緩衝資本。
潔蒂強調,人們一般只留意到大馬家債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約87%,並將這視作金融體系風險,卻忽略大馬家庭擁有強勁的財務緩衝空間,家庭金融資產如今達GDP的兩倍,且仍持續成長中。
打債措施取得成效
她表示:“家債增長率從高峰期的15%,降低至目前約9%水平,反映出過去幾年的打債措施取得成效,相信現有增長率即能支持經濟活動,也能抑制潛在風險,所以國行暫時無意落實新的打債措施。”
國行年報數據顯示,家債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在2014年上揚至87.9%,前期為86.7%,惟在金融資產同步的情況下,資產負債比卻仍保持在兩倍以上水平。
“我們比較不願看到的,是無資產作後盾的個人貸款持續成長,可慶幸的是,過去一度取得約20%增長率的個人貸款,成長率如今已大幅回落至4.2%。”
潔蒂亦對銀行直接轉賬(GIRO)活動在支票被徵收額外50仙後明顯提昇感到欣慰;她表示,GIRO交易額在2013年取得19%成長,2014年則寫下36%增長。
“整體而言,大馬金融體系擁有健全架構、充裕緩衝空間和多元資產等利好的支持,有能力緩衝突發利空,這顯示我國仍擁有良好的金融穩定性。”
續監督高舉債公司
金融體系沒受威脅
潔蒂表示,國內舉債最高的數家公司均受國行持續監督,更強調沒有一家公司能獨自對大馬金融體系構成威脅。
她不願正面評論大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的問題,僅在回覆媒體追問時說:“數家最大貸款的公司均受到國行監督,我們會定期檢查這些公司的財務狀況和還債紀錄。”
她解釋,國行屬下金融穩定委員會(FSC),是專門監督金融體系穩定性的部門,FSC每個季度都會召開會議,討論金融相關問題,如金融機構壓力測試結果、金融體系承壓能力等課題,最大的數家貸款公司,亦會被列出討論。
不過,潔蒂強調就現階段而言,沒有一家機構足以獨自威脅大馬金融穩定性。
大型貸款公司佔總貸款29%
“國行把那些總貸款額高於20億令吉的機構列為大型貸款公司;目前,大型貸款公司只佔銀行業總貸款的29%,仍處健康水平,亦顯示單一公司的貸款不足以對金融體系、甚至是特定銀行構成威脅。”
此外,潔蒂還解釋,舉凡數額超過5千萬令吉的海外交易,都需要徵得國行的批准,而國行將根據兩大條件來判斷是否批准相關交易申請,即有關交易是否是為了提昇產能和生產力。
“若不符合條件,國行將拒絕有關申請;而且,若國行發現錯誤的資訊被提呈,那接下來的相關申請亦會被國行拒絕。”(星洲日報)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11687#ixzz3U5CpXHPw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