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0日星期一

首戰失利‧EPF派息不妙?


Author: Tan KW   |   Publish date: Sun, 29 May 2016, 10:45 PM 

2016-05-29 19:00

  •  
僱員公積金局(EPF)是全馬最大的退休基金,會員人數高達1千455萬人,幾乎近半的大馬人口都靠著它來達到“儲蓄防老”(Saving for old age)的目標。

  • 公積金局首席執行員拿督沙里爾利扎今年來不斷向外界披露公積金局今年挑戰重重、派息率不樂觀等諸多訊號,從首季投資收入表現來看,確實所言非虛。那麼,未來甚麼資產將為公積金局帶來更多的回酬?公積金局投資策略調整會否抑制回酬表現,甚至是影響全年的派息目標?(圖:星洲網)
不過,公積金局今年首季投資收入大跌超過30%,讓普羅大眾都對未來的養老金感到憂慮,《投資致富》本期就來剖析公積金局今年挑戰究竟有多嚴峻,派息率到底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EPF
別讓會員失望
公積金局宣佈,截至今年3月31日首季投資收入按年減少36.21%,從去年同期的106億3千萬令吉降至67億8千萬令吉,立即引起市場廣泛關注,擔心今年公積金局的派息率可能二連降。
英特太平洋證券研究主管馮廷秀坦言,受到海內外嚴峻的投資環境影響,今年公積金將舉步維艱。
其實,在國際油價低迷不振、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分歧的不明朗大環境下,全球資金市場動盪已拖累諸多退休基金表現,其中愛爾蘭退休基金今年首2個月即錄得負0.7%的回酬,過去12個月表現也見紅。
澳洲退休金研究諮詢公司數據顯示,單是今年首6個交易日,澳洲退休金賬戶平均損失2.5%,同時諮詢公司Wilshire數據顯示,美國公共退休基金今年首季回酬僅有1.24%,若接下來3季表現持平,實際回酬將低於多數公共退休基金設定的7.25%至8%的平均年回酬。
Investment Life & Pensions Moneyfacts調查更發現,今年1月退休基金平均回酬下跌2.5%,創下2009年來最差表現。
報告顯示,5千921項退休基金中僅有17%在今年1月錄得正面表現,更有部份基金回酬下跌逾20%,顯然今年大環境將對退休基金帶來重大考驗。
對上一次退休基金開年不利是在2009年1月,當時退休基金平均回酬下跌3.5%。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儘管今年退休基金開年表現低迷,但這不意味著接下來的表現也將持續消沉。數據顯示,退休基金平均回酬率在2009年1月錄得萎縮3.5%的差勁開局後,結果卻倒吃甘蔗,全年退休基金回酬率取得令人稱羨的22.3%。
相比之下,退休基金回酬在2015年開年大躍進,但在不明朗的經濟環境影響下,全年回酬率僅有2.6%。
Moneyfacts退休與投資主管李察表示:“今年以來,退休基金的表現毫無疑問令人失望,主要是全球經濟表現不濟打擊回酬,但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開年表現低迷並不意味著全年表現也將隨之走低。”

疑問1
海外資產光環失色
國內資產撐起一片天?
公積金首季投資收入銳減,海外股市表現不濟是最大元兇。沙里爾利扎表示,去年首季全球投資,特別是發達股市帶來更好的回酬,抵銷國內股市疲弱的衝擊,但今年第一季,包括馬股在內,幾乎所有全球股市都下滑,導致公積金局的股市組合收入貢獻減少。
“由於資本和外匯賺益減少,全球資產貢獻的總收入比重降至22%,低於去年的47%。”
在第一季,佔公積金局總投資資產41.43%的股票組合貢獻25億5千萬令吉投資收入,佔總收入的37.56%,低於去年同期的63億6千萬令吉和59.98%比重。
海外股市無力回天,債券市場也同樣不樂觀。馮廷秀認為,公積金局為達到保本的效果,多數資金需投放在債券等固定收入資產,但隨著歐洲和日本先後邁入負利率時代,海外債券已經無法為公積金帶來長期收入。
“因此,公積金局只能仰賴巴特西發電廠發展計劃等海外產業資產。”
目前,公積金局在海外產業市場投資,主要是購入建築大廈為主,以便收取長期的租金收入。其餘也包括物流及零售產業資產。
不過,沙里爾早前透露,受到馬幣升值和外國股市走跌影響,國內資產表現可能後起直追,並填補海外市場表現欠佳的缺口。
但馮廷秀對此不敢茍同,認為馬股首季雖表現相對良好,但邁入次季,馬股走勢已不可同日而語。富時綜指首季走揚1.5%,但從4月起卻累積下跌4.29%,讓今年至今馬股走跌3.26%。
更重要的是,從技術層面來看,富時綜指走勢已經轉弱,而外資加速撤離也已經扭轉馬股上升趨勢。
更重要的是,油價持續復甦,以及美國聯儲局升息步伐也將對市場走勢起到關鍵作用。分析員預見短期油價漲勢將受抑,主要是高石油庫存與供需失衡問題嚴重,同時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將重啟升息腳步,都可能加劇股市波動性。
馮廷秀說,雖然本地產業市場相對穩定,公積金局仍可在吉隆坡等地區產業取得穩定的投資回酬,但要取得超過30%以上的回酬根本不可能,因此本地資產恐怕難填補公積金局海外資產的損失。

疑問2
資產配置
會否趨向保守?
受到美國加息步伐及經濟復甦進程、英國會否脫歐,以及歐洲及日本經濟陷困影響,今年市場的投資意慾不濟,不單股市,外匯也將非常波動,使得全球諸多基金開始調整投資策略。
其中,許多退休金與信託基金開始將資產配置中的現金比率調整至多年來最高,成為金融市場壓力持續攀升的最新跡象,這種超防禦的資產配置立場,也反映出投資者對全球經濟成長的疑懼,以及對資產未來獲利展望的不確定性。
公積金局也決定加入資產調整的行列,沙里爾早前透露,公積金局有意增加抗通膨資產,特別是房產與基建這類資產可提供穩定和持續的收入。
目前,公積金局的房產投資比重少於4%,放眼在5至7年內將通膨相關資產佔基金規模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
除佈局房產外,我們從公積金局的最新上市公司持股分布圖來看,不難發現其投資焦點也開始從週期性的石油與天然氣、銀行、種植等領域,逐步向提供長期穩定回酬的產業等領域靠攏。
在動盪不安的大環境下,AXIS產業信托(AXREIT,5106,主板產業投資信托組)、雙威產業信托(SUNREIT,5176,主板產業投資信托組)和凱德商托(CMMT,5180,主板產業投資信托組)等提供長期穩定回酬的產托會成為公積金局增持的資產一點也不叫人意外。
馬股現上市的14家產托平均回酬高達6.186%,表現遠遠超越基準富時綜合指數。
相比之下,石油與天然氣股最為泄氣,國際油價大跌,令油氣業前景黯淡,蜆殼石油(SHELL,4324,主板工業產品組)、戴樂集團(DIALOG,7277,主板貿服組)和國油氣體(PETGAS,6033,主板工業產品組)慘遭公積金減持,紛紛跌出榜外。
儘管原棕油價格回揚,但種植股表現也不容樂觀,公積金局首季持續拋售,怡保種植(IJMPLNT,2216,主板種植組)、吉隆坡甲洞(KLK,2445,主板種植組)和雲頂種植(GENP,2291,主板種植組)減幅均超過1%。
不過,問題是公積金基於保本需要,需將半數的資金配置於相對穩定的固定收入資產,若連股市佈局也轉向保守,如何為會員們取得更大的回酬?
疑問3
今年派息前景
有多不妙?
公積金局派息以“通膨+2%”為標的,市場普遍預期今年通膨率將介於2.5至3%,因此公積金最低派息率至少需達4.5至5%才算及格,但要在如此嚴峻的投資環境中取得相關數字談何容易。
債券、產業與證券3大資產類別同時啞火,馮廷秀坦言今年公積金局派息率料低於去年,派息率可能創下3年來最低水平。
不過,情況到底會多糟?若以淨投資收入除以淨投資資產計算,今年首季公積金局的投資收入回酬率僅為0.97%。假設今年其餘3個季度表現持平,全年總回酬更只剩3.89%,今年派息率勢必低於去年的6.4%。
但是,上述計算模式只著重於淨投資收入,並未將公積金局其他的非投資收入計算在內,若將相關收入一併計算,公積金局派息率絕對會更高。
更重要的是,投資收入回酬率並不是公積金局派息的絕對指標,因為過去5年的投資收入回酬率均低於派息率。
相比之下,富時綜指起落與公積金局派息率有更緊密的關係,在過去15年中只有2年(2005和2014年)有所例外,即馬股走跌,但公積金局派息率卻不起反增。


結語:
半年即將過去,起伏不定的海內外資產市場仍未見風平浪靜的跡象,加上聯儲局潛在升息可能進一步攪動投資者翻滾的情緒,未來前景仍不容樂觀。
不過,公積金局成立超過半個世紀,再大的風浪都見識過,也每年都給出比定期存款更高的派息,因此縱然前景有多麼不樂觀,但我們還是應該相信公積金局絕對有能力繼續為會員創造更好的回酬。(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文:洪建文)


點看全文:http://biz.sinchew.com.my/node/137782#ixzz4A3Y2EgAO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