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0日星期一

單身,更要當貴族


Author: Tan KW   |   Publish date: Sun, 29 May 2016, 10:38 PM 

2016-05-29 19:02

  •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cs)指出:單身已成全球趨勢。

未婚率上升、壽命延長加上通膨導致未來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促使人們不得不提早為退休生活作規劃。

尤其是單身人士,身邊沒有伴,難免會擔心退休金不夠、晚年無人照顧及陷入“又老又窮”的境地,為避免財務陷困,還是趁早學幾手單身退休理財術,保障晚年生活。

全國人口與家庭發展局(LPPKN)調查報告顯示,大馬未婚男女數據,在過去30年來(1970至2000年)成長約100%,未來有關數據也將持續提高,與此同時,大馬人平均壽命料也隨醫療水準提高而逐年增長,2015年平均壽命75歲,30年後料超越80歲水平。

68%EPF存款少於5萬
根據早前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68%年屆54歲的大馬公民在公積金(EPF)賬戶的存款少於5萬令吉,而去年聯合國組織(UN)的報告也指出,60歲的大馬公民平均或可活到79歲。
以目前我國退休年齡介於60至65歲計,這意味大馬人必須擁有穩定的經濟基礎來面對未來的14至19年的生活。但是,在大馬,大部份人甚少在40歲之前深入探討這個課題,普遍認為目前擁有的退休金應該“夠用”而未提早為退休進行詳細規劃。
尤其是單身族群,沒有較多經濟壓力,但也無法享有類似已婚夫婦的稅收減免福利,若經常隨心所欲的消費,不注重投資儲蓄的話,可能比已婚及育有子女的三明治族群累積資產速度更慢,導致退休前後生活品質產生很大差距。
現代人單身的原因,可能是伴侶逝世、離婚、工作太忙或打定單身主義成為“不婚族”造成,生活中很多事情只能靠自己,包括晚年生活及經濟來源,因此除了預備一筆充足的退休金,還要未雨稠繆儲蓄一筆緊急備用金,以在面臨重大事故時派上用場。

規劃退休
3W1H
理財師表示,規劃退休時可以從最基本的3W1H開始,即What、Where、When及How四個重點,並鼓勵單身族多樣化退休計劃,不該依賴只佔退休生活一小部份的退休金。
What是未來你想過怎樣的退休生活,如遠離塵囂、環遊世界或短期出國定居,這些都需要長期規劃;Where則是將來要住在甚麼地方,如有專業人士看護的高級養老村、價格中等的老人院或是租房獨居,若沒預留這筆儲備金,單身族將難以找到棲身之處。
至於When,是決定打算退休的時機,因為無論是提早5年還是延遲退休,都將影響退休金的多寡及生活開銷預算;How方面,是利用甚麼方法達成退休計劃,包括利用各種理財工具配置資產及累積財富,如保險、股票、基金、房產、儲蓄等。
單身人士規劃退休,可以從最基本的理財步驟開始,即導正用錢及消費習慣——先存再花,而非先花後存,培養儲蓄及投資的好習慣,累積除了公積金以外的退休儲備金。
由於退休理財規劃屬長期投資性質,單身者應另外設立三個賬戶,包括生活賬戶、退休專用賬戶及娛樂賬戶,提早規劃退休後的生活,同時也能夠兼顧現在及未來。
生活賬戶主要負責生活費,包括房貸、車貸、水電費、上網及餐飲費用等,每個月領薪後可固定存一筆錢,當中也包括半年應急儲備金,以在發生緊急狀況時靈活運用。
退休賬戶,顧名思義是退休後才可以動用的戶口,除了用於累積退休金,還可以避免資金被隨意動用,方便單身族管理及監督資金穩定成長,以在退休後,持有一筆公積金以外的退休金。

631法
配置資產
至於娛樂賬戶,功能相等於個人休閒基金,是扣掉儲蓄、投資及生活費後剩下的錢,讓自己在規劃退休時,也能夠享受一些放鬆身心靈的休閒活動,如旅遊、美容、攝影、運動及唱歌等個人愛好。
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建議,可依照“631”方法配置資產,把年收入60%用在日常生活上,如衣食住行及娛樂;30%則儲蓄起來,當中包括退休金;10%則配置在風險保障,如住院醫療、癌症及意外險等。
而單身族與已婚人士唯一的不同點是,前者沒有家庭負擔,但退休後無伴互助也無子女奉養,生活金必須靠自己準備,由於買保險沒有分配給另一半或子女的考量,因此在規劃退休藍圖時,應該注重重病重殘方面的保障,以在失去工作能力時有足夠的經濟條件應對。
計算“夠用”的老本
理財師陳建業表示,規劃退休有兩個必須考量因素——通膨及開銷。
“預算退休金時,一定要納入通膨率,避免以後面臨退休生活開銷不夠的窘境,目前大馬通膨率約5%,計算老本時,如果保守一點,單身族可以把合理所得替代率從70%調高至80%(即目前收入的80%),然後在加上5%通膨率及乘於20年退休期(60歲至80歲),才可以計算出`夠用’的數額。”
他指出,雖然退休後因上班開銷減少,如外食及交通費用,生活費將減少20%,但是受通膨影響,費用還是會逐年增加,如果有孩子,每年料增20%,不過將視每個孩子年齡及狀況而定。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總會出現一些病痛,醫療開銷增加在所難免,未來會生甚麼病雖然不在我們控制範圍內,但可以趁年齡還能夠加保時,預先提昇醫藥卡受保額,保障晚年醫療開銷,如果出現無法加保或保額不夠的狀況,建議去醫藥費較低廉的政府醫院,降低醫療開銷。”

40歲前開始規劃
一般上,單身退休規劃必須在40歲以前就開始,但陳建業認為,無論是哪種規劃,越早越好,因越早進行,將有更充裕的時間規劃調整,負擔比遲規劃的人輕鬆;越遲規劃,因受時間限制,負擔將更沉重。
“規劃退休必須懂得`假設’,預期一些在自己範圍內可控制的東西,如旅遊預算、房貸、車貸何時供完;至於一些無法控制的因素,如通膨率,也可以參考市場預測,計算每年增加的生活開銷,若擔心出現太長命的狀況,最保守做法是在平均壽命上加兩歲,保障退休計劃資金供應充足。”
另外,他也提醒,退休計劃必須每年“複檢”,檢討那些沒有達到目標或移除一些不需要,保留需要的東西,之後再根據個人狀況採取補救措施,改善或調整一些不合理之處。

不同階段老本儲蓄法
那麼,單身族群到底要準備多少老本才夠用呢?
以所得替代率70%來計算,現在月收入5千令吉的單身族,退休後每月原本只需準備3千500令吉,即可以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但是,考量通膨因素,還須再加入5%通膨率,即每月3千676令吉,才是未來足以應付每個月退休生活的實際數額。
如果退休後還想到處遊山玩水,就有必要再調高準備金,但數額將視旅遊地點而定。
若要前往以美元或歐元為主的國家,則需考量匯率會否進一步走揚、當地消費水平等問題;若只是在亞洲或東南亞旅遊,匯率波動風險較美元低,消費水平還在可接受範圍,旅費會比較容易預算。
對於較晚開始準備老本的人,如從中年開始,因薪水較高,投資金額也高。不過,受距離退休年齡較近限制,只能夠承受較低風險及波動率的投資。
針對此狀況,理財師的建議是選擇配置較高比例的債券型基金或固定收益理財工具,以保本為目的規劃投資,直到有多賺的錢在手,再作其他投資提昇未來退休生活水平。
至於剛發現現有資產(如:公積金、儲蓄、基金等)與必須準備的退休金有差距的單身人士,則必須重點強化儲蓄或做有效率的投資,若差額明顯過大,已經無法靠正常投資籌足未來所需資金,最佳方案是退一步降低退休生活水準。

30至35歲是累積老本黃金期
老本預算表再度驗證“時間即是金錢”的道理,規劃退休宜早不宜遲,100萬令吉目標垂手可得。
經各年齡層對比,《星洲財經》得到的結論是:30至35歲為累積老本的黃金時期,可以以最低的預算累積最多資金,主要歸功於長時間效益,才能累積94萬5千令吉的資金。
雖然收入會隨著年齡同步增長,但相對的,累積期限也在縮短,這將局部限制資金增長,導致累積效果不如長期規劃的人。
若40歲起才開始規劃退休,退休時只可領取88萬2千令吉,比35歲起開始規劃的人少了6萬3千令吉或7.14%,若是45歲才開始,則減少18萬9千令吉或25%;如果是50歲才開始,比35歲就開始的人少了37萬8千令吉或66.67%。
由此可見,越遲開始退休計劃,退休後可動用的資金將越來越有限,甚至嚴重縮水,這狀況對老年需要靠自己的單身族群尤其不利,在老本不如預期的狀態下,又無兒女金援,將直接影響晚年生活素質。
所以說,累積退休資本,就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馬拉松賽,只有贏在起跑點、堅持不懈的人才可以笑到最後,抱著老本安享晚年。

投資理財工具最關鍵
除了退休規劃,單身族群更不可忽略選對理財工具的重要性,因這將決定個人累積財富的效率,市場上有很多種退休理財工具,如定存、股票、基金、保險、不動產、信託等,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就必須先瞭解其優缺點及風險,再根據個人情況及投資時間點作出投資決定。
專家認為,世界上沒有最好及最壞的退休理財工具,只有“適不適合”而已,市場也沒規定限制,一定要使用某某工具的潛規則,因為退休理財的重點從來不在這裡,而是視個人狀況而定,如對投資工具的專業瞭解、風險底線、收入、年齡等而定。
在規劃退休時,單身族可以依據每一種工具的風險、節稅功能、累積財富能力、費用成本、儲存期等特色作比較,從中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理財工具。
另外,選擇投資工具也必須根據時間點作考量,因為一些投資工具,只適合退休前使用,如定額定期投資,雖然有助於退休前累積資產,但是在退休後,由於缺乏固定收入支撐,並不適合退休人士投資。

總結:
退休規劃宜早不宜遲,單身族若能夠把握黃金期限,及早規劃、慎選適合自己的理財工具累積充足退休資產,一個人的退休生活並不可怕,反而得到更全面保障。
正確理財觀念是持之以恆,若能做到按時檢討,瞭解退休後需求、清楚可承受的風險底線及做好個人醫療風險保障措施,單身人士規劃退休也可以很多元化。(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文:郭曉芳)


點看全文:http://biz.sinchew.com.my/node/137783#ixzz4A3W342hW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