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亂市”中,不論是希臘債危、中國股市潰瀉、美國可能加息,或甚至一馬發展亂局,林林總總的問題導致市場上衝下洗,震盪不已。
該不該投資,應當如何投資,才能真正取得賺益,成為眾多小投資者最渴望的答案。本欄特別整理了國際投資大師對亂市投資的“投資心得”,供投資者作為參考。
買賣時機比選股重要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的作者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已經逝世16年,但他的文字仍然持續散發魔力,傳達幽默雋永的見解,或分享他投資經歷的吉光片羽。他以“證券交易所中的流動傳教士”自居,喜歡在咖啡館裡開設講座傳授證券知識,有德國股神的美譽。
咖啡館裡傳授投資知識
科斯托蘭尼以投機家自詡,是1906年出生在匈牙利的猶太人,曾為躲避納粹迫害而移居美國。他靠投機致富,喜愛美食、品酒、出入音樂會與歌劇院。當他18歲被送到巴黎學習證券交易時,他就深深為投機的刺激和風險所著迷,此後近80年的時間他都與各樣的股票、債券、貨幣、期貨等商品打交道。
他的投資理念是基於堅強的總體經濟分析,尤其對貨幣、利率有精辟入理的洞見,他藉觀察經濟發展的趨勢決定投資標的,認為正確的買賣時機比挑選個股重要,“如果在錯誤的時機買賣,即便買對的股票你也會輸錢”他說。
事實上他的分析也對全球經濟做出貢獻,例如德國在威瑪共和國時期曾實施金本位制,科斯托蘭尼對此大力抨擊,並列舉金本位制度的根本問題,此論述促使德國放棄金本位制。嚴重的通膨與通縮對社會都有傷害,但他認為適度的通膨則是好的,因為“世界經濟需要這樣的興奮劑,就像人們有時需要一些酒精、咖啡或尼古丁”,這幽默的見解同樣適用於現代。
勿無頭蒼蠅隨興投資
他對投機者的第一個建議是:“要有自己的看法”。有了看法才有方向,投資也才能循序漸進。看法可以修正,但最忌像無頭蒼蠅一般隨興投資。
圖表主義者常常是他嘲諷的對象,就他看來,這種由過往走勢來猜測未來方向的做法根本是種賭博。
他認為好的投機者對未來最具有整體眼光,能夠精確判斷行情高低,就像好的醫生能夠馬上對病人做出正確診斷。其他專業人士如官員、工程師、經濟學家、甚至公司的領導人反而沒有此能力,因為他們的眼光常被理論侷限,太強調科學,反而落入見樹不見林的盲點。
“投機是種藝術,而不是科學,像繪畫一樣,反倒需要一點腦袋朝下、腿朝上的超現實色彩”他說。
涉獵廣泛
從新聞找秘密
從新聞找秘密
為了蒐集資訊,每到一個城市,他會詢問計程車司機有關收入、生活費、物價、對內政外交與國際大事的觀點,閱讀各個國家的新聞報道,比較不同的觀點,“投機家懂得在新聞的字裡行間讀出秘密”。他也結交許多朋友,藉此他能夠迅速得到資訊做為判斷的參考,二戰期間他也因朋友協助才能逃往美國。
他最成功的一次投機是德國債券。當時二戰結束後,戰敗國德國所發行的債券乏人問津,大家都不看好德國能夠履約,科斯托蘭尼卻獨排眾議,在低價時大舉購入。因為他認為德國人勤奮又守信用,重建必定能成功,後來這筆投資在4年後帶給他百倍的回報。
他也在二戰結束後買進意大利最弱的汽車股,當時意大利的工廠保存尚完整,但因缺乏外匯無法購買原料開工。不久後即與美國合作,由美國提供原料,意大利加工,成品於美國與歐洲銷售,並在成衣業推展得相當成功,下一步將拓展到汽車業。
保持耐心
觀察市場供需
觀察市場供需
科斯托蘭尼認為意大利的汽車工業一向堅強,惟龍頭股飛雅特已經漲得太高,因此他改選最差但仍有知名度的汽車股,幾個月後也以大漲回報他的眼光。
他的第二個建議是:“多思考”。他認為好的投資決定來自好的“普通常識”,而不是幾百頁的報告——“少做加減乘除的四則運算,多思考,數據只是表象,甚至經常只像肥皂泡一樣容易破滅”。
數據只是表象
其他的建議包括觀察市場中的供需情形,因為證券的價格變化是由供給與需求決定;也要保持耐心,“耐心也許是證交所裡最重要的東西”,他對於短期蠅頭小利的進出相當不以為然;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斷,就要堅定不移,但也要保持彈性,考慮各種意想不到的風險,這兩個看似衝突的概念,必須以經驗拿捏。
“股市是有很多音樂的蒙地卡羅,但人們必須有天線接收這些音樂並聽出其旋律”,對他而言,投機於股市與參加音樂會一樣,都是美妙的時刻,他能享受賺錢的成就感,也能從失敗中汲取經驗,並善於運用金錢豐富心靈。
貪婪--市危了
憂慮--可進場了
憂慮--可進場了
根據MarketWatch分析,又一訊號顯示美國股市可能已接近高點:貪婪橫行,憂慮則少見。
這項結論是來自早前在舊金山舉辦的投資展(Money Show)。在這次投資展中,與會的數百名分析師進行了多場研討會。
在各場研討會中,少有分析師提到管理風險,及如何避免虧損。與會的投資顧問大多態度貪婪,總以3位數,甚至4位數的報酬率展望,來吸引投資人。
根據反向分析,這情況讓人憂心,因為在股市高點,投資人的貪婪心態,完全取代了憂慮。
而在股市底部,則僅有憂慮,少見貪婪,與今日情況完全相反。回想2007至2009年的空頭市場之後,在2009年5月舉辦的投資展中,研討會的主題,多是“安全”,“管理風險”,與“避開股市崩盤”。
根據反向分析,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正是大多頭市場展開之時。
已故分析師魏格(Martin Zweig)於1970年代初期,開始利用Barron's周刊的投資顧問廣告,評估市場氣氛。他認為投資顧問對散戶心態的變動,極為敏感。如果貪婪與憂慮的鐘擺,擺向了貪婪,則投資顧問的廣告就會吹噓他們成功協助投資人快速致富。
相形之下,當鐘擺擺向了憂慮,則保本策略就成了他們的賣點。此時,投資顧問就會吹噓,他們的客戶如何降低風險,夜晚好眠。
魏格發現,在1973至1974年空頭市場最後階段的幾週,在Barron's周刊裡,完全找不到投資顧問看漲的廣告,連一份也沒有。
這正是反向分析中,標準的空頭市場底部,一如目前的情況通常被視為是股市的頭部一般。
焦點集中風險
需要強調的是,貪婪與憂慮模式是一種長期指標,並無法準確預測市場的高低點。在面臨非理性榮景的情況下,多頭市場的最後階段總會持續一段時間,一如1990年代末期的漲勢。
然而,反向分析師常提醒投資人,當眾人皆沉醉於貪婪時,將焦點集中於風險,總是值得的。
勿對新聞過度反應
J.P.Morgan首席執行員James Dimon,憑藉著作風措辭強硬及華爾街大投行的光環聞名。最近,他告訴記者最沒有預期聽到的話:一切都很好,不要太激動。
希臘債務危機在鋼索上岌岌可危,可能離開歐元區。中國股市最近表現如同自由落體般。這都沒錯。
的確,為甚麼要去擔心這些事?這些事並不會改變投資市場太多。
當Dimon被問及對中國的看法時,他曾表示:“你必須將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分開來看。”
“你不可能期望任何一個經濟體成長率永遠是10%。”
Dimon知道了市場所不知道的事?是,也或許不是。更精確的說,是Dimon已經瞭解到“股市”與“新聞消息”之間的關聯性,這是長期投資者都應該瞭解到的基本事實:那就是,“特殊的災難性事件與股市表現完全沒有實質關聯性。”
“逆境中的磨鍊:中國”
因為世界太大了,即使是十分令人震驚的消息,影響力可能也不及我們所想。
例如希臘經濟,以人均GDP來衡量,只不過相當於美國的密西西比州。在美國,有些州比希臘還大且有著更嚴重的問題。
例如加州及印第安納州,但卻沒有人去預測他們會導致大災難。
而中國,它的確非常大。但是中國的股票市場仍然與世界的關連性極小,即使不可否認的中國是一個大經濟體。但它只是還在學習金融市場中的智慧及經驗。
雖然過程很難看,但對於退休的投資人來說,這並不是場規模五級的大火災。
美國未來某天將升息,沒有錯。我們還會在家裡迎接選舉年度的來到,戰爭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發生,和平在某處突然降臨。這些事情。時常在上演。
一些災難預言家喜歡抓住一些事件,就把它當成“證據”來證明世界是因此而停擺的。並且這些人靠著誇大其辭的渲染,再從他們的著作中或是公眾形象裡獲利。
颶風可能是很巨大,但這不會改變潮汐。地震是可怕且致命的,但並不會改變地球自轉。
總是常常會有某些原因使我們逃之夭夭,放棄投資。
任何交易都是雙面
金融專家Mitch Tuchman道,任何交易都是雙面的。每一個賣家,定義上來說,相對都會有一個買家。企業會破產沒有錯,但在大多數的情況裡,一檔股票股價下跌到零的風險是很低的。
如何分散股票風險?最好的答案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
再平衡的過程中,使投資人更需要在投資上保持紀律。即使現在市場看起來風雨飄零。但低成本,高效益的投資,相信將會勝出。
應宏觀思考
Tuchman表示,人們應該從這些讓人害怕的頭條新聞後退一步,然後更宏觀的去思考。各州、各國都有著嚴重的經濟問題,然而這些挑戰,將會靠著各種方式得到解決。
投資人犯的錯不是忽略了這些壞消息。相反地,投資人犯的錯是因為這些壞消息,而對你的長期退休投資計劃有所搖動。
大師也會“失手”
提供投資訊息的多媒體金融服務公司MotleyFool的兩名專家,分享過去在投資理財時所犯下的錯誤,希望能夠幫助投資人透過他人經驗學習。
Matt Frankel:切忌買入初衷
當別人問到我過去投資最大的悔恨,答案很簡單:就是我在特斯拉(Tesla)股價20多美元的時候買進,但是,當股價漲到70美元,我認為自己已經打了漂亮的一仗,欣然出場。然而,我們都知道,特斯拉日後飆漲至每股244美元。
儘管如此,我從這次的經驗中學到寶貴的教訓,當股價揚升時,不論漲幅為何,都要問自己當初購買這檔個股的理由是否還適用。以特斯拉的例子,長期而言,我仍然相信這家公司的遠景與產品,即使當時股價走更高,我也不會認為有任何估值過高的疑慮。
總而言之,我當初買入特斯拉的初衷,是希望作為長期持有的投資標的,但是,我受到落袋為安的短期獲利慾望給吸引而失去判斷力。
這次學到的教訓就是,股票價格本來就起起落落,不應該根據股價而做出買進或賣出的決定,反而應該專注於一家好公司的股價是否在合理的價位,如果屬於合理範疇,就不要受到一時的股價飆升,而認為漲勢已接近尾聲。
Todd Cmpbell:擁自身投資法則
當大蕭條襲擊而來股市重挫,當賣壓黑漆漆一片時,任何人都很難過濾掉市場上永無止盡的雜音,嚴遵逢低進場的紀律。
在金融危機期間,所有的資訊都不斷提醒投資人應該避免買進,但幸好我當時有每月定期定額扣款、申購以美元計價的多檔共同基金分散風險,讓我不懼怕短期的走跌壓力,當大家都在賣出股票的時候,我仍持續買進。
但是,我相當後悔在S&P 500指數重挫的時候,我沒有單筆大幅加碼,如果當初有這麼做,那後來指數回彈我的投資績效就會大幅成長。這次經驗所學得的教訓,就是如果自己有一套投資的法則、每月額外的收入、長遠的眼光,當市場走跌多投資一些,長期下來一定會有所收穫。(星洲日報/投資致富‧大師開講‧整理:財經組)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19730?tid=8#ixzz3h6PoOPRy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