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4日星期二

15分鐘DIY相機‧針孔慢攝‧情感光影


  •      
  • 針孔相機制作簡單,背後涉及的計算和理論不多,如果喜歡成品效果受控制,製作及拍攝時可作精密計算;如果想尋求未知的驚喜,也可隨心製作和拍攝,這也是針孔攝影的一大樂趣。(圖:明報)

市面上相機型號五花八門,一個品牌隨時有數十款不同型號的數碼相機供大眾選擇,器材價錢愈來愈親民,令更多人願意添置入門級單反相機。
但是,在攝影愈玩愈專業的時代,偏偏有人用隨處可得的材料自製相機,拍攝的相片也許“鬆朦”,但絕不被ISO、光圈、快門等數字所限制。
“針孔攝影好像一首詩。”攝影師Martin Cheung如是說。

Martin與針孔攝影的緣份在大學時代開始。當時大學有針孔相機工作坊,用鐵罐做針孔相機,他第一次跟從導師指示製作,發現相片成像素質很高,就想:“針孔攝影原來如此簡單兒戲。”後來過了一年,他在街上再次見到當時製作針孔相機的鐵罐,打算製作一個菲林相機,誰知完全做不到心目中的要求,“那時我才發現,我第一次的作品單純是走運。”為了研究針孔攝影,他用了幾個月時間,在圖書館尋找相關書籍,試用不同相機物料及沖曬方法,終於克服技術困難。
■免去鏡頭及繁複組件
Martin指出,針孔相機的製作方法可說是極其簡單,“找一個不透光的盒子,開一個小孔,裝入感光物料如菲林便完成了”,前後只需15分鐘;相機材料可用金屬、木、紙,甚至陶瓷,只要不透光便可以。
單聽過程,許多人或會大惑不解,“這樣簡單?”
但Martin說,製作針孔相機涉及的只是技術層面,“任何攝影的技術問題總可克服,概念反而比較重要”。
“概念”很難用言語解釋,Martin用寫字做比喻,“小時候臨摹ABC生字簿或者千字文帖,寫得一手好字,這對我而言是技術層面的事,但你寫得一手好字後,便要思考自己要寫甚麼,這成為概念層面。”概念人人不同,好像有人寫小說有人寫散文,但你始終要尋找屬於自己的風格。
■常有“意外”效果意想不到
Martin迷上針孔攝影,不外乎兩、三個原因:“視覺效果漂亮、自製過程有樂趣。”Martin解釋,“首先,針孔攝影常有失誤,造成不同的視覺效果。”
一般數碼攝影之所以像真,全因鏡頭將光線平均分佈於感光物料上,但針孔攝影則不然,沒有鏡頭,單靠入光的小孔蒐集光線,光線便不會平均分佈在感光物料上,“所以針孔攝影常見相片四角變黑變朦”;同時,因曝光時間長,中途常會發生“意外”,相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視覺效果對Martin來說只是針孔攝影其中一種魅力,針孔相機本身也很吸引,“針孔相機免去鏡頭及繁複的組件,用最簡單的方法創造影像,這一點是其他相機做不到的”。
Martin說現時許多人都依賴現成買到大量生產的相機,但針孔相機不受限制,可用自己喜歡的物料,製作自己喜愛的大小和形狀。
✰材料:
最重要的一點是不透光,初學者宜選擇容易處理的材料,如硬卡紙,其他材料也可用木及鐵片。
盒子內部最好是黑色,可塗上黑色顏料或貼上黑色膠紙;如果盒子內部是白色,成像會比較模糊。
盒子愈薄,成像愈廣角,但切記不可太薄,可上網參考“法蘭距”(FlangeFocal Distance)。
✰製作step by step
組成一部相機最基本的3個元素——外殼、感光物料(如菲林、相紙或數碼相機的感光部件)及入光的孔(如鏡頭鏡片、針孔)。
1.準備不透光的物料,製成盒狀,並確保盒子不會透光。
2.在盒子前方中央開圓形孔,再將鋁片或錫紙片剪成正方形,正中央開一個小孔(圖a),打磨後塗黑,放在盒子的圓孔上,儘量置於中央,用黑色膠紙黏住四邊,確保無任何縫隙(圖b)

3.在黑房內裝上感光物料。
✰開孔:
開孔於針孔相機是重要一環,Martin會在鋁罐鐵片上開洞再打磨,他建議初學者用錫紙盤製作。
針孔需圓滑,針孔邊緣的材料盡可能薄身,刺孔時將針垂直放在鋁片上轉動,然後可在光源下觀察是否已刺出針孔。
針孔大小和相機大小有一定比例,針孔太大或太小均會影響成像清晰度,Martin指網上有針孔相機計算器,在網上搜尋“pinholecalculator”,輸入相機資料後,便可計算針孔大小。
✰拍攝:
針孔相機曝光時間長,容易手震,影響成像,建議用腳架或把相機放在穩定平面上拍攝。


▲Martin第一部燒鴨針孔相機已被美國針孔資源中心(Pinhole Resource)收藏,他後來再製作一部,並帶到星光大道拍攝李小龍像,左圖為攝影作品。(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流浪漢用垃圾相機‧拍出得獎作
在這攝影數碼化的時代,不少人把相片好壞與相機功能掛勾,相機是否夠快、片幅大小、像素是否夠高、鏡頭成像素質、ISO高低……都好像是一張“好”相片的重要因素。但其實攝影從來都是藝術,相機只是幫助表達的工具。

捷克便曾有一位著名流浪漢攝影師Miroslav Tichy,多年來一直用街上找到的木塊、罐頭、煙盒及廁紙筒等,製作出自己的“垃圾相機”,他甚至會用小朋友玩的望遠鏡做遠攝鏡頭。據說他這部垃圾相機,至今仍可操作拍攝,相當神奇!

Miroslav Tichy當然亦會用自己的方法沖冼相片,看他的作品,或者你會覺得有點“鬆朦”,甚至大多都有被撕裂、邊位殘缺等,但偏偏就是這些缺憾,令相片有獨特的美感。
加上Miroslav Tichy早年曾當畫家,構圖表達亦有其獨特味道。結果在2005年,79歲的他在法國艾爾國際攝影展中獲“最佳新人獎”,2008年更在巴黎舉辦了大型回顧展,之後更有作品被選放於紐約國際攝影藝術中心。這樣的一個傳奇攝影師,實在值得現在不少只懂追求最強裝備,自覺玩攝影玩得出神入化的“攝影師”反思一下。



點看全文: http://life.sinchew.com.my/node/17084#ixzz3fs773lor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