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6日星期六

How to value a company

本帖最后由 whytoocare 于 2016-3-20 13:01 编辑

个人经常遇到新人问的2个问题:
1. 如何判断某间公司的合理价?
2. 如何寻找到你投资的对象股?

昨天花了一些时间,制造一个虚幻的情景来解释(1)的疑问。

故事虚幻的情景:

【第一阶段】
A公司,过去3年的盈利都是成长于3-5%的速度,股息率只有1%,市场先生给它PE7的“合理”价(比如:eps10sen,股价RM0.70)。

【第二阶段】
接下来的2年,公司决定不再给股息,因为要积极扩充业务。高层也表态会为接下来的未来3年达到每年30%的成长。
在第一年扩充业务时期,扩充费用(CAPEX)突然大增和一些不能控制的外来因素而导致盈利大减70%(eps3sen)。股价稍微下跌20%,(RM0.56),“合理”价变成PE18.6。

【第三阶段】
在第二年扩充业务时期,扩充费用继续增加,但是外来因素渐渐地平稳起来了,而盈利回升去(eps8sen)水平。股价回稳和升上到(RM0.80),“合理”价变成PE10。

【第四阶段】
扩充业务如预期中完成和开始运作的第一年就达到70% capacity。扩充费用明显减少。盈利比初期大增25%到(eps12.5sen)水平。股价大涨(RM1.50),“合理”价变成PE12。

【第五阶段】
扩充业务完成后的第二年,capacity运作提升到90%。盈利比去年大增30%到(eps16.25sen)水平。公司重新公布股息,10sen。股价大涨(RM2.50),股息率为4%,“合理”价变成PE15。4。

合理价背后的因素和思考点:

【第一阶段】成长和股息都不吸引。估值自然不高。(PE7)

【第二阶段】(负面因素):扩充需要2年才能看到盈利效应,再加上没有股息回归给股东。30%的成长也只是高层的称若,不一定会做到。还有高扩充费用和一些难以预测外来因素的影响。所以,那段时期也会带给部分投资者很多忧虑。这些投资者会卖股出场。(利好因素)扩充将会带来30%的盈利成长,虽然扩充其中盈利可能会大跌,但是有部分大型长期投资者看好未来的发展和认为管理层能讲到做到,所以趁机低价进场买入也带来扶持股价的效应(跌不多,股价-20% vs 盈利-70%)。。。此2派投资者的对立,导致看以“不合理”的估值(PE18.6)。

【第三阶段】盈利开始回稳。扩充也接近尾声。此时,虽然盈利还没创新高,但是股价已经悄悄被有心人推高。这是因为市场投资者开始对未来的成长抱着正面的期望。(PE10)

【第四阶段】业务扩充明显带来高成长水平(25% vs 30%),非常接近高层的称若。虽然还是没有给股息,但是成长率已经足够让公司的“合理”价变得更高。(PE12)

【第五阶段】
30%的高成长水平,管理层的素质,重新给(高)股息,市场先生非常乐意把以前完全不明亮的一颗星(PE7)变为一颗明星(PE15.4)。


以上的构想,只是其中一种状况。要如何判断某间公司的合理价,是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只有灵活性的应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