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5日星期五

全球軍事支出 2015 年達 54.4 兆,美中沙俄英列前五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4 月 12 日 8:30 分類 尖端科技 , 財經
flickr 7th Army Joint Multinational Training Command
瑞典獨立研究機構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院(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IPRI)於 2016 年 4 月 5 日發表 2015 年全球軍事支出統計報告,全球各國在 2015 年軍事支出總金額較 2014 年成長 1%,是自 2011 年以來首度成長,達 1.676 兆美元,相當於 54.4 兆元新台幣,佔全球 GDP 2.3%,軍事支出最大的國家仍以美國遙遙領先,其次為中國,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英國分列三、四、五名。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院表列自 1988 年以來全球軍事支出,1988 至 1996 年逐年下降,自 1998 年以後則又逐年上升,到 2011 年達到頂峰,自 2011 年以後,則每年微幅下降,直到 2015 年又恢復成長。其中,2015 年北美與西歐的軍事支出仍然呈現衰退,只是衰退幅度較往年小,非洲軍事支出也打破連續 11 年成長轉而呈現衰退,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國家同樣呈現軍事支出減少,東歐軍事支出大幅成長 7.5%,亞太地區成長 5.4%,中東地區的軍事支出也在沙烏地阿拉伯帶動下成長,這些區域的軍事支出成長抵銷了其他地區衰退的頹勢。
2014 年中以來國際油價大跌,對產油國的軍事支出產生相當影響,包括安哥拉、查德、厄瓜多、哈薩克、阿曼、南蘇丹、委內瑞拉等國都必須節衣縮食,但是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阿爾及利亞、亞塞拜然在 2015 年則仍拚命擴軍,只是隨著油價持續低迷,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在 2016 年預期都將縮減軍事支出。
軍事支出最高的老大哥仍然是美國,2015 年支出達 5,960 億美元,佔全球總數的 36%,但較前一年下滑 2.4%,若比起 2010 年的高峰,美國軍事支出已經下降了 21%,主因來自於阿富汗與伊拉克撤軍所減少的開支,以及 2011 年時預算控制法案下美國聯邦政府必須節約支出的壓力;而中國則居於第二,2015 年估計其軍事支出微 2,150 億美元,佔全球總數 13%。

南海衝突使亞太地區軍事支出大增

中國約僅美國的三分之一,其他國家則又遠小於中國。居三、四名的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分別只佔全球總數的 5.2% 與 4%,沙烏地阿拉伯因為出兵葉門,加上俄羅斯盧布大貶,於 2015 年超越俄羅斯奪下第三名,但其軍事支出 872 億美元只有中國的 4 成,而這樣的軍事支出已經達到沙烏地阿拉伯 GDP 的 13.7%,為各國中最高者,相較之下俄羅斯則為 5.4%,在油價下跌傷害沙國財政的情況下,沙國軍事支出年成長率其實已經開始降低,未來恐怕只能往縮減的方向走。
英國在歐元下跌使得法國跌落第七名之下,成為軍事支出第五強,日本也因同樣原因超越德國成為第八強。英國 2015 年軍事支出 555 億美元,與六、七名的印度 513 億美元、法國 509 億美元相當;日本為 406 億美元,與第九名德國 394 億美元相當,略勝第十名韓國的 364 億美元。十一到十五名分別為巴西 246 億美元、義大利 238 億美元、 澳洲 236 億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228 億美元,以及以色列的 161 億美元。
中國挑起南海衝突使得亞太地區成為 2015 年軍事支出大增的主要地區,印尼增加 16%、菲律賓 25%、越南 7.6%,連同日本也在多年軍事支出縮減後反轉為增,南亞方面,印度也增加軍事支出 0.4%,而在 2016 更計劃提高軍事支出 8%,可說中國的動作引起了明顯的軍備競賽。
歐洲方面,烏克蘭危機使 2015 年中、東歐感受到俄羅斯威脅提升,因而大增軍事支出,中歐大增 13% ,超過 2007 年的高點,波蘭 2015 年軍事支出大增 22% 達 105 億美元,推出 10 年 400 億美元軍事現代化計畫,以因應烏克蘭事件;羅馬尼亞軍事支出也大增 11%,並表示將把軍事支出佔 GDP 比率由當前的 1.4% 提升到北約水準 2%,2016 年初步軍事預算將提升 53%;斯洛伐克軍事支出也大增 17%,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與立陶宛則分別增加 6.6%、14%、33%。
俄羅斯本身軍事支出則增加 7.5%,但因為油價下跌造成財政困難而縮減了部分計畫,成長比原定規模還少了 3%,而到 2016 年俄羅斯財政已經無以為繼,軍事支出預計將大減 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