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4日星期日

馬幣像霧又像花


  •     
馬幣從接近4.50轉為衝向3.80,最近更有證券行大膽預測有機會上探3.50,這當中到底發生甚麼事?
去年,油價、美國和政治3大利空一起發功,拖累馬幣去年10月2日跌到17年新低4.4140,路邊社消息開始四竄,稱“上頭”完全出盡法寶,已然無法可施,只好任由馬幣隨區域貨幣貶值。
油價下跌時,投資者記起大馬是亞洲唯一淨石油出口國,卻忽視政府的石油相關收入比重調整到20%左右的事實,結果油價暴瀉,馬幣也跟著急挫。
美國升息的影響,與油價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聯儲局主席葉倫和其他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的態度又鷹又鴿,馬幣與新興市場貨幣展望也變得忽明忽暗,完全不由自主浮浮沉沉。
政治風波不斷,特別是一馬發展公司(1MDB)的話題層出不窮,巫統內鬥白熱化,也是壓低馬幣的其中一項原因。
現在,馬幣告別頹勢,原因何在?還是不離油價、美國和政治。
油價近期徘徊於40美元以上,雖然不算太高,卻能夠消弭暴跌疑慮。以沙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為首的產油國洽商凍產,雖然並未解決供過於求的問題,卻至少不讓問題惡化。
聯儲局升息態度曖昧,原本打算調高利率4次,讓貨幣政策恢復正常,收回全球金融海嘯以來釋出的資金,卻礙於國內外經濟成長不夠強穩,而將升息次數降為2次,促使原本押注升息的資金掉頭回到新興市場。
國內因素方面,雖然政治局勢不算太明朗,卻比當初撤換副首相、捐款風波高潮、1MDB脫售資產前來得穩定,如果砂拉越選舉安全過關,相信首相寶座暫時不會動搖,政治風波告一段落矣。
那麼,馬幣近期有望挑戰3.80嗎?儘管經濟學家普遍看淡這個可能,畢竟馬幣當年定匯於3.80,這是一道強大的阻力,但如果油價、美國和政治改善,馬幣仍有機會突破難關。
馬銀行金英估計,如果油價下半年升向50美元,美元也持續疲弱,馬幣不僅可能攀越3.80,隨時能夠輕鬆拿下3.50。
不過,該行也認為,基於聯儲局今年將升息,屆時美元勢必升值,進而拖累馬幣下跌,因此預期馬幣接下來可能徘徊於3.85至3.90。
至於政治問題,就得取決於砂拉越州選舉結果,以及前首相敦馬哈迪發起的“拯救大馬”運動了,目前而言,幸運女神似乎並未站在天平的另一端。
馬幣由跌轉起,除了3大利空,別忘了,經濟成長強穩也須記上一功。
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4.5%,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帶動2015年經濟成長5%,符合官方預測的4.5至5.5%。
今年,政府設定的經濟成長目標是4至4.5%,比較世界銀行和亞洲發展銀行的預測分別是4.4%和4.2%。
去年的今天,馬幣守在3.60水平,當時我們不知道短短幾個月後,馬幣會直墮深淵,就像現在,馬幣逐步回升,大家的心情也依然忐忑,因為一切仍屬未知數。
如果我們像政治人物一樣樂觀就好了。(星洲日報/財經小品‧作者:王寶欽)


點看全文:http://biz.sinchew.com.my/node/135471#ixzz46i7HzoaL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