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3日星期六

週一從馬股“降陸” 最後交易日馬航熱冠全場



  • 馬航在馬股最后一個交易日,交投大但股價不濟。
報導:張潔瑩
 (吉隆坡12日訊) 身肩沉重歷史包袱,馬航(MAS,3786,主要板貿服)一路艱辛走完2014年,將在下週一(15日)馬股上市滿29週年之際正式“降陸”,利字當頭, 股東縱有百感交集仍拋售持股,馬航最后一交易日大熱微跌,未來重組之路且難行仍需行,期待有朝一日在馬股重新起飛。
 馬航日前向馬證交所報備文告中指出,本月15日將正式暫停交易,換言之今日即是以較低價買進,並以每股27仙接受獻購的最后機會,今早開市即引購興,成為早盤交投最熱股項。
 馬航最后交易日微跌0.5仙,掛26.5仙開市,比國庫控股提出的獻購價少0.5仙,至休市維持該價位,半日交投5050萬5100股;午盤開市一度彈至平盤27仙,不久后重回26.5仙,截至下午4時半掛26.5仙,成交量5819萬1900股。
 目前,國庫控股持馬航69.37%,透過選擇性資本回退及償還計劃,私有化馬航后除牌下市,除權日落在本月17日(週三),過后將正式展開一系列重組計劃,並已為新公司委新總執行長,不排除未來轉虧為盈后重投馬股懷抱。
97年開始虧損
 馬航1997年金融風暴后開始虧損,隨后虧損有增無減,曾在拿督斯里依德利斯掌舵期間短暫轉盈,不過近年虧損額再度擴大,今年3月及7月的兩宗空難,將馬航打入近乎“萬劫不復”的境界。
 不過眼下臨別秋波,資料顯示這幾天該股賣壓雖沉重,買盤還是高于賣壓,截至今早開市后逾1小時,排隊買進數量高達3億4437萬股,不過等脫售的股量則1億3135萬股。
最輝煌期股價逾11令吉
馬航1985年12月16日風光上市,卻在本月15日暫停交易,29年來股價起起浮浮,最輝煌時期曾經漲至超過11令吉,今年則是該股最低潮時期,今年5月中跌至上市最低水平15仙,最終以26.5仙黯然告別馬股。
 資料顯示,馬航1985年以約5令吉價位上市,在那個油價不高、沒有廉價航空競爭的年代,有政府撐腰的馬航曾是備受追捧的優質藍籌股,80年代是該公司股價最風光的年代,史上最高價也是在1989年創下。
 邁入90年代,市場變得複雜,前主席丹斯里達祖丁1994年以高價每股8令吉入股,但卻導致馬航陷虧損、股價下陷。最后政府卻以相同價格回購股 權,可是當時馬航股價僅3.62令吉,過后雙方爭執官非,最終還是庭外和解收場,沒有人解釋出高價回購原因,虧損問題也沒有解決。
 過后馬航分別在2006年、2009年和2013年,推出附加股和優先股計劃籌措資金,股價估值不斷遭稀釋,股價亦一蹶不振。直到2009年連續多季虧損,且虧損額日益擴大,該股跌至仙股水平,今年3月空難衝擊股價,5月19日挫史上新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