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1日星期一

國行升息‧房貸窒息

  •     
國行3年來首度升息0.25%至3.25%,雖然在市場預期之中,卻引發升息陸續有來的隱憂,產業發展商及產業買家更是首當其衝,成為升息最大受害者。
國行若不間斷升息,加上消費稅不確定因素威脅,產業發展商及潛在買家應如何應對越來越高的貸款及建材成本,創造雙贏局面?
分析員認為,升息0.25%對發展商盈利、產業銷售影響不大,相信每個月房貸額增3%也可輕易被買家吸收。
豐隆研究也認為,升息有其利弊,除了導致中高級產業需求放緩及房屋可負擔能力下降,也間接提昇了發展商開發可負擔產業市場的機會。
該行指出,以目前的-2.4%基準貸款利率(BLR),每月3千令吉房貸計算,買家只可負擔68萬令吉產業,升息0.25%將降低可負擔產業的價格2.92%至66萬令吉,升息0.50%將降低5.71%至64萬令吉。
9月若再升息
將打擊買家
但是,肯納格研究根據國行過往作風預測,不排除接下來當局將祭出系列升息措施,若在下個貨幣政策會議(9月)決定再升息至少25基點,將累積50基點的增長率。
“一旦升息超過50基點,料負面打擊產業需求,導致更多潛在買家維持觀望態度、貸款能力受影響,負擔能力走弱至10年高點,而現有房屋貸款者將明顯感受到房貸額增漲的壓力,發展商成本上揚也將加劇負擔能力的問題。”
該行預計,如果只是一次性調漲,相信產業股調整屬短期現象,料不會大幅度調整或發生更糟狀況,若9月再調升25基點及未有持續調漲跡象,買家情緒料受打擊,不過產業領域也可能因此逃過2015年財政預算案“劫數”,於今年第四季取得正面進展。
肯納格研究認為,在9月貨幣政策會議之前,產業股可能處於窄幅波動局面,如果未來6至12個月內當局有意調高利率50基點以上,將嚴重打擊產業領域。
“最糟狀況是,未來12個月若升息率達1%,每個月房貸將增加12%,影響非常顯著,將大幅度超越買家預算及負擔程度,負面影響可負擔房屋市場,同時限制買家購買另一房屋的能力。”
駱玉梅:升息與消費稅
夾攻發展商
財政部署下單位大馬產業機構(MPI)總經理駱玉梅在富道教育集團(WMA)產業研討會後接受《投資致富》訪問時指出,升息對買家及房貸不利,相信接下來發展商將更慎於推出產業發展計劃,因為除了升息,發展商也在擔心明年消費稅的影響。
“在這樣的環境下,發展商必須確保推出的產業計劃可迅速獲得收入,因為未來的融資成本高,發展商須償還更高利息,所以在推出產業前,他們需要展開更多研究,以瞭解市場趨勢及買家需求。”
至於未來產業市場趨勢是否將轉向可負擔房屋領域,她認為這有賴於發展商的購地成本,雖然吉隆坡區可負擔房屋具一定需求,可是購地成本高,除非是規劃成高密度住宅,才有可能實現。
對於打算購屋者買或不買的課題,她認為只要有能力持有產業超過3年,目前是買家入場尋求適合產業的好時機,若真正想買屋自住者,任何時機入場都不成問題。
“預見未來3年,產業價格漲幅不如過去幾年那麼高,可能只有3%至5%,與定存相差無幾,不似過去幾年,某些產業漲幅可達雙位數增長率。”
針對打房政策對海外買家的影響,她說以調高外資購買產業門檻至100萬令吉影響最大,尤其是新加坡買家,過去多數購買100萬令吉以下的產業,如今門檻高達100萬令吉,以此價格水平,買家大可回新加坡置產。
還會再進一步升息嗎?
駱玉梅在談及升息對產業影響時相信,今明年利率趨勢將持續合理化,但不會太顯著,預計今年下半年可再調升0.25%。
她指出,國行升息考量因素來自內外圍,包括大馬經濟是否過熱及美國經濟是否迅速復原,尤其是國內家債、通膨及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即將結束,都將影響國家利率政策。
“目前國行升息主要是以津貼合理化導致的燃油、物價上漲及家債攀升狀況為考量,以應對投資失衡及控制產業價格持續上漲,這是因為在2013年,大馬家債已走揚至86.8%高點,為亞洲家債最高的國家,全球家債佔GDP%排名第四。”
今年二月,大馬通膨達3.4%,寫下32個月新高紀錄。
外圍因素主要是美國經濟開始好轉,促使聯儲局逐步減少購債,進而引發熱錢從新興市場回流美國所帶來的連鎖效應。
“雖然量寬規模減少未即時影響大馬利率,但已顯著影響新興國家貨幣及金融市場,造成大馬、印尼、印度貨幣走跌,泰國、印尼及菲律賓股市下滑20%,也導致經濟政策較開放的國家地區,如新加坡及香港金融市場風險走揚。”
她表示,馬幣在去年5至8月間貶值,因有強穩經常賬盈餘支撐,至今兌美元已回穩,表現比新興“脆弱五國”強韌。
脆弱五國為南非、土耳其、巴西、印度及印尼。
獅城香港打房絆倒房價
駱玉梅說,目前香港及新加坡政府已就系列打房措施穩定金融體系,防止產業泡沫化,專家估計,這些措施將導致新加坡及香港房價分別於今年下滑8%及10%至15%。
“量寬結束後如何確保金融市場不會停頓,是國行及所有亞洲央行決策人最艱難的任務,對於新加坡嚴厲實行打房政策,分析員擔心將引發雙重打擊效應,因高房貸及高利息環境可能導致產業賤賣及無法償還房貸現象。”
她指出,未來幾年新加坡還有許多產業供應入市,為避免產業賤賣恐慌,該國政府已對總償債率(TDSR)限制框架鬆綁。
反觀大馬產業市場,她認為不必太擔心量化寬鬆即將結束的影響,因大馬不是外資的主要投資市場,僅依斯干達擁有較多的新加坡投資者,投資目的以長期為主,不過一旦新加坡及香港改變政策,這個狀況可能產生變化。
大馬房市已降溫
“大馬產業向來不是外資的首選,近期吸引外資是因為新加坡及香港於去年開始極力控制外資買房,若它們對外資買房政策鬆綁,外資可能會回流這兩個國家地區。”
至於大馬房市是否因此緊縮,她認為上半年房市已隨降溫措施冷卻,雖然外圍風險難測,可是買家若具長期持有的能力,產業市場可安然無恙。
“這意味買家持有產業的時間需比2年更長,若口袋不夠深或急於在短期內脫售,則較高風險,因利息持續上升將導致房貸走高。”
張子敏:買屋須開始調整開銷
對於升息,基金經理張子敏認為,國行調高0.25%志在合理化通膨,對發展商貸款成本及產業買家影響不大,除非是調漲0.5%,發展商融資難度才會加劇。
“如果繼續升息,發展商料需要更努力的說服消費者買屋,面臨不能隨意調高房價的挑戰,為吸引買家,發展商料隨機應變,給予一些銷售欠佳的產業計劃回扣。”
至於還未購買房產的人,現階段該買還是不買的矛盾問題,他認為升息不會影響想要擁屋者,只會稍微影響投機者。
“人們是因為房價太高而停止購屋,如果真的有需求而價格又符合預期,絕不會因區區升息0.25%就暫停買房,畢竟房貸增加數額不大,為了擁有自己的家,他們寧願從其他方面調整開銷,補貼增加的房貸。”
要買房趁現在
另外,對於升息導致融資成本增加及消費稅雙面夾攻,張子敏說成本走高在所難免,要買房子就趁現在買吧!
但是在消費稅方面,他認為發展商未必會轉嫁給消費者,主要是6%的消費稅將取代原本10%的建材稅,發展商反而從中節省了4%成本。
“這省下來4%成本該如何運用,是要收為己用還是讓消費者受益,則視發展商的良心,不過接下來油電還可能再漲,預見整體市場情緒會非常低落。”
黃國華:短期房價料不升反降
投資顧問黃國華認為,本次升息只是開端,預計9月將再度升息,主要是國行控制家債不再高升的手段,雖然升息0.25%影響不大,預見短期內房價不會再上漲,一些產業過剩區域還可能出現下滑狀況,長期而言對緊縮政策展望樂觀。
“商務貸款料不受升息影響,不過因國行控制家債的關係,房貸可能較難借,明年還則需觀察國行會否放鬆貸款條件。”
他預計,今明年房價漲幅不大,尤其是產業供應過剩的雪蘭莪州及柔佛依斯干達,將各自走跌5至10%,發展商若能挨過今明年的“冷靜期”,就不成問題。
“地點優異的產業依然長期看漲,今明年買也沒問題,目前大馬已進入通膨環境,接下來5年為通膨期,任何物品都將上漲,所以建議未購買房子的大馬人,有好地點的房產就買,別再猶豫。”
總結:遙遙無期的家園夢
目前升息0.25%對房貸影響看似微小,可是到了9月份或在往後的一兩年裡,國行若在每次貨幣政策會議都升息0.25%,相信手持多項產業找不到買家的投機者,將如熱鍋上的螞蟻般被燙得團團轉,疲於應付不斷走高的貸款利息。
如今的產業市場看似蓬勃,實則“海市蜃樓”,一般民眾以為“家”就在眼前,誰知“擁家”之途遙遙無期,房價高居不下、人民可負擔能力滑落、房貸增長及升息壓力頻頻打擊人們的信心,一再加劇只能遠觀而無法擁有的無奈。
結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