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9日星期一

脫歐行不行?英國與歐盟經貿關係大點兵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2 月 29 日 2:30 分類 財經
FLICKR rhodesj
英國即將於 2016 年 6 月 23 日舉行脫歐公投,不僅歐洲關注,全球跨國企業也極為關切,儘管面臨外界諸多反對聲浪,英國內部力挺脫歐的聲音卻也越來越響亮,包括倫敦市長都加入呼籲脫歐的行列,到底脫歐行不行,除了已經發生的英鎊大貶以外,對英國及歐洲可能造成什麼影響,不妨先來盤點一下英國與歐盟的經貿關係。


投資方面,受地緣關係影響,歐盟與英國的投資關係相當密切,據英國議會資料,歐盟國家於 2014 年投資英國 4,960 億英鎊,幾乎將近英國外國投資總額的一半,可見歐盟國家與英國投資關係之密切。
貿易方面也不惶多讓,英國出口至其他歐盟國家總額 2,300 億英鎊,相當於英國全部出口總額的 45%,而英國自其他歐盟國家進口 2,890 億英鎊商品,相當於進口總額的 53%,這樣密切的貿易往來也創造了許多相關工作職位,英國出口至歐盟其他國家的產業鏈支撐了 340 萬個工作。

種種不滿成英國尋求脫歐導火線

英國之所以沸沸揚揚的討論脫歐,移民問題是主因之一,因為歐盟規定各國居民都有平等的遷徙權,經濟較好的英國成為許多經濟較差歐盟國家移民的目標,估計總共有 300 萬歐盟移民在英國境內,其中三分之二都在英國工作,相對的,只有 130 萬英國人移居歐盟其他國家,許多英國人認為歐盟經濟移民來「搶工作」並享用社會福利,因此心生不滿。
脫歐的另一個主張是,英國因為身為歐盟國家,企業受到歐盟法規限制,而承受沉重負擔,據智庫單位開放歐洲(Open Europe)2015 年研究指出,前 100 個造成最嚴重負擔的法規限制,使得英國每年損失高達 333 億英鎊,不過,開放歐洲也同時指出,脫歐可能對此沒有幫助,因為只要英國企業仍要在歐盟國家營運或出口到歐盟國家,就還是得接受一樣的歐盟法規限制。
預算分配問題也是讓英國人覺得不滿,而要喊出脫歐的原因之一,英國對歐盟是淨貢獻預算者,2015 年英國與歐盟間收支相抵,英國貢獻歐盟 85 億英鎊,雖然這只佔英國 GDP 1%,並非一筆大錢,但英國「賠錢」給歐盟的事實,讓脫歐主張者十分憤怒。

跨國企業紛紛唱起反脫歐論調

但跨國企業則一面倒的反對英國脫歐,美國企業奇異(GE)、福特(Ford)、IBM、高盛(Goldman Sach),以及英國企業勞斯萊斯(Rolls Royce)、巴寶莉(Burberry)以及包括倫敦 FTSE 100 指數成分股中三分之一的企業,共同簽屬公開信發表於《泰晤士報》,宣稱英國脫歐將對英國有害,信內聲稱企業必須能無限制的接觸歐盟 5 億人口,以利成長、投資及創造就業,並堅信脫歐將趕跑投資、威脅就業,讓經濟蒙受風險。
簽署公開信的企業在英國總雇用人數超過 100 萬人,此外,其他如滙豐(HSBC)、英國石油(BP)以及德國機電大廠西門子(Siemens)也持相同意見。
不過脫歐組織聲稱,許多企業是受到英國首相卡梅隆(David Cameron)的壓力才反脫歐,主張實際上脫歐與否對這些跨國企業在英國的營運影響不大,包括 JCB、豐田(Toyota)、日產(Nissan)、空中巴士(Airbus)、佛賀汽車(Vauxhall)等等,雖然這個宣言難以證實,但脫歐組織的主張也有部分道理,英國與歐盟之間雖然經貿關係密切,但也不會脫歐就導致經貿、投資全面中止,受影響多少其實很難評估,要視脫歐時的各項談判而定。
唯一肯定的是,英鎊匯率已經先受影響,若接下來脫歐派民調聲勢上漲,也會進一步牽動英鎊跌勢,在脫歐公投的不確定性解除之前,英鎊恐怕要弱勢好一陣子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