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8日星期日

【专栏】“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帮助有多大?


文 / 俞平康 2014年11月12日 16:20:56  8
silk-road
本文作者文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华尔街见闻专栏作家俞平康。授权华尔街见闻发表。
中国推新版“马歇尔计划”支持中国经济的走出去战略,设立规模达400亿的基金,用于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及我国相关西部、东南部省份的基建、能源、金融合作等方面提供融资支持,达到输出国内过剩产能,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及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目标。
经投入产出模型严格计算后,我们认为:
1、中短期内,“一带一路”有助于消化过剩产能,但对推动本国经济增长效益不大。以投入产出模型计算,1单位的基建投资将拉动上游相关产业1.89单位的生产扩张,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上游产业,1单位的基建投资可以推动下游产业3.05单位的生产扩张。“一路一带”将有助于国内部分行业如钢材、水泥、煤炭等对过剩产能的消化,因为虽然1单位的投资走了出去,但是1.89单位的生产还是源自于国内的。然而在“基建走出去”的情况下,1单位的基建投资对下游产业所产生的3.05单位的推动效应就完全贡献给了国外,而不是推动本国经济。
2、中长期内“一带一路”助力亚太经济一体化,战略意义重大,且有助于我国外储投资方向多元化。中国将通过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带动区域间贸易活动的增长和更广泛的区域合作,通过充分利用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做到贸易成本的最小化,从而促进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此外,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着眼于能源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对“一路一带”的投资将带来经济体外延的扩张。同时,此战略有助于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投资方向的多元化。
3、与美国马歇尔计划不同,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对世界经济具有更广泛的经济效益。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不同,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是一种更无偿的“赠予”,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更加显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主要资金都用于购买最终产品进行消费,而这些最终产品又多数来自于美国,对于美国经济的拉动效应十分显著。而中国的“马歇尔计划”采取基建输出的方式,基建投资作为中上游产品,其产生的引致投资、引致消费完全留给了“一路一带”的沿线地区,因此可以说“一路一带”确实会繁荣一路、富强一带,这是中国赠予地区经济增长的外部效应。
4、“一带一路”须循序渐进地展开,加强危机应对机制,并在海外援助中增加对中国下游产品的需求。中国的地缘政治十分复杂,并且从中国多年欧洲开发的经验来看,有必要保持较高的军事水平应对海外投资可能面对的多方困难。对外的基建输出仍应当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资金的投放上采取“试水”的态度,充分保障投资的回报率。同时,借鉴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验,我们在今后海外投资和援建中应增加对我国下游产品的需求,扩大海外投资和援助对我国经济的拉动效应。
在现阶段国内经济缓慢筑底,国内需求相对疲弱的局面下,“一带一路”为国内部分产业中短期内消化过剩产能和去库存提供了契机。依托于港口、公路建设公司等投资主体,通过“走出去”战略,投资于“一路一带”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运营管理收回部分的投资收益。
一个仔细计算过的数字胜过千言万语,我们可以通过投入产出模型来理解“走出去的基建投资”具体有何效应,该方法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列昂惕夫创立,主要贡献在于可以测量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而对产业结构及国民收入的构成做出合理判断。
投入产出表的系数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某行业对其上游行业的总需求的拉动效应和对其下游行业的总供给的推动效应的测量方法。经过仔细计算,我们获得了各行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拉动效应)和完全分配系数(推动效应)。下表列出了基建行业和房地产建筑业两个大行业的系数。其中,与基建相关行业有6个(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与房地产建筑业相关的行业有两个(房地产业,建筑业)。
在拉动效应方面,1单位的基建产出将拉动上游相关产业1.89单位的生产扩张,这个效应可能更大,因为我们在这里仅囊括了6个基建的相关行业,但大体上基建投资与房地产业的拉动效应是相当的,或者说略低一点。这就是为什么从中短期内来看,“一路一带”战略导致的“走出去的基建投资”将对于国内部分行业如钢材、水泥、煤炭等的去化产生积极作用,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虽然投资走了出去,但是生产还是源自于国内的。
在推动效应方面,主要指该行业对于下游生产所激发的总供给,例如1单位的基建产出将总体推动3.05个单位的供给的扩张,这集中体现了基建作为上游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用。相对而言,房地产作为下游产业,推动效应就小得多,这是符合经济直觉的。然而在“基建走出去”的情况下,基建行业这一部分的推动效应对我国经济而言就损失了,因为基建投资发生在国外,推动效应也发生在国外。我们常说的“要想富,先修路”就描述了基建作为供给所能给其他行业带来的推动效应,若是道路修在国外,虽然修路所用的设备、材料对我国经济仍然有拉动作用,但我们就无法同时享有道路的使用给当地经济带来的推动效应了。
但是中长期内“一路一带”助力亚洲经济一体化,战略意义重大,并有利于外储投资多元化
虽然损失了基建投资带来的推动效应,但“一带一路”在中长期内的战略意义仍然可圈可点,因为通过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国将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首先采取资本的输出引领亚洲经济的增长,从而带来区域间贸易活动的增长和更广泛的区域合作,通过充分利用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做到贸易成本的最小化,从而促进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一点与欧美经济一体化的逻辑是十分类似的,例如,美国和加拿大在二战中基础设施受损最小,它们比战前要繁荣的多,但是出口贸易只占经济中的一小部分,马歇尔计划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援助将被欧洲用来从美/加处购买工业制成品和原材料,这就促进了区域间进出口贸易的增长。而“一路一带”战略也将使中国自身从这一类似的路径中受益。
此外,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着眼于能源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对“一路一带”的投资将带来经济体外延的扩张。这些基建投资、尤其是后续的运营,将带来与国外更多的能源领域的合作机遇,这将会回补常年以来我国经济对于部分能源的议价权方面的劣势,而对外的投资也将逐渐带来国防外延的扩张。

第三,“一带一路”的基金融资来源中我国外储占比在65%以上,这有助于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投资方向的多元化。基建投资在严格控制投资风险的基础上,长远看可能实现比美国国债更高的收益。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与美国不同,对世界经济具有更广泛的经济效益
二战结束后,为消化美国在战时的过剩产能,美国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马歇尔计划”,将庞大的资本输出到欧洲,刺激消费品、就业市场复苏,拉动欧洲对基本消费品的需求潜能、进而带动美国出口贸易,并且增强了欧洲地区的对美国中枢的向心力,奠定了美国的战略地位。美国输欧的资金总量为130亿(赠款90%、贷款10%),其中88亿流入货品采购,27亿进入原料市场,16亿流入工业机械。
欧洲经合组织OECD的前身在美国援助款项的分配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要求必须以各国的资源、生产指标、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等为依据,进行某种程度的跨国调节;因此马歇尔计划无形中促进了西欧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也形成了实际上的以美国为核心,各国依据美方统筹进行经济重建的机制。
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不同,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是一种更无偿的“赠予”,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更加显著。理由是美国“马歇尔计划”虽然主要为赠款,但主要资金都用于购买最终产品进行消费,而这些最终产品又多数来自于美国,由于欧洲国家在二战中耗尽了外储,马歇尔计划的资金援助几乎是它们从国外进口商品的唯一资本,在计划最初进口最多的是必需品——比如食物和服装,而在后期消费方向转向了重建所需物资——这也是马歇尔计划最初的用意所在。关键在于消费品属于下游产品,被消费后不再对欧洲产生效益,但从投入产出模型可以看出,它们对于美国经济的拉动效应却是十分显著的。如上表所列,服装业对上游产业的拉动系数为2.57,即购买1个单位(例如,美元)的服装能拉动美国上游产业2.57个单位的产出。而1个单位的服装仅能推动欧洲当地产业0.87个单位的产出。这于基建投资有天壤之别。
而中国的“马歇尔计划”采取基建输出的方式,基建投资作为上游产品,弱投资于国外,其产生的引致投资、引致消费并没有留给中国,而是留给了“一路一带”的沿线地区,因此可以说“一路一带”确实会繁荣一路、富强一带,这是中国赠予地区经济增长的外部效应。

“一带一路”须循序渐进地展开,加强危机应对保障机制,并增加海外援助中对中国下游产品的需求

“一路一带”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注意到san点。
其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基建投资收益有赖于后续军事保障。美国“马歇尔计划”有充分的军事保障,美国作为二战后第一军事强国,需保障经济的后花园欧洲与苏联对抗。当今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形式十分复杂,从中国多年在欧亚开发的经验来看,必须对海外投资可能面对的多方面困难有充分的准备。
其二,循序渐进的原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对外的基建输出也应当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资金的投放上采取“试水”的态度,充分保障投资的回报率;在地区选择上,可以选择试错成本较低,国际关系相对良好的国家首先进行合作。
其三,借鉴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验,我们今后在海外的投资和援建计划中,可以增加对我国下游产品的需求的比重,用以扩大对我国经济的拉动效应。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