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5日星期四

樓轉乾坤.為何年輕人不買房?


報導:林苡欣
租房比供屋容易,所以年輕人都不買房?
 綜觀全球新世代年輕人大多不願做“房奴”,情願將錢拿去創業或做其他更有成就感的事,相比下我國年輕一代更擔心生活成本不斷攀高,往后才計劃買房怕更是無力負擔,置產意願高漲,尤以身處城市的年輕一代表現最明顯。
 反觀在中國、英國與韓國等談起年輕人買房的課題,因畢業后經濟能力有限,根本沒有能力供屋,最終也只能當“啃老族”,靠著父母補貼才能擁有自己的小窩。
 根據PropertyGuru.com觀察,年輕買家在他們網站搜尋房子時,最關注是房價,由此可見經濟能力才是重點。
馬來西亞年輕首購族居多
根據房地產資訊網站PropertyGuru.com調查,在我國眾多房地產買家中,25歲至34歲佔最大比重,值得注意的是當中大部分都是首購族,約佔整體房產交易的25%,若剔除他們不光是眼前的銷量受影響,更甚是未來房產需求成長也將受影響。
 PropertyGuru曾在2013年末季針對本地房產買家組別展開調查,發現年齡介于30歲至35歲的買家佔整體買家的28%;25歲至29歲的買家則佔26%,該網站大馬區經理許毅指出,由此可見年輕買家對本地房產業的重要性。
 “若新一代年輕人都沒有能力購屋,未來10年我國房產領域需求成長恐將出現問題,且市場失衡現象只會越來越嚴重。年輕人無力購屋,房價仍繼續節節攀升,財富不均的情況只會惡化。”
 新加坡星展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大衛卡奔曾撰文說,若將我國薪資與擁屋時間串聯起來,年輕人僅需儲蓄3至4年即可擁屋;相較香港的40年,國人擁屋之路其實相當順遂。
中國.不願降生活質量背房貸
中國90后畢業生大多不願為沉重房貸降低生活品質,寧願選擇不買房以免淪為“房奴”,調查顯示,新生代畢業生在工作1年后,只有約20%仍寄住在父母或親人家中,相反在自行解決居住問題的90后畢業生中,只有不到5%是居住在自己或配偶的自有住宅;超過70%都是租屋。
 大學生難以承擔畢業后的經濟壓力,已經越來越普遍,年輕人工作后不久即面臨結婚,住房開銷成為他們最大,也是壓力最重的支出,目前買房或多或少都要靠父母補貼。
 中國社會科學院去年12月24日發表《社會藍皮書:201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該報告認為中國90后畢業生很可能成為“不房族”,雖然 大部分90后畢業生都極需解決居住問題,但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認同為買房而降低生活質量的作法;超過55%的人指出,若要背上沉重房貸,寧願不買房。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根據2014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生活和價值觀追蹤調查做出這項結論;該調查訪問中國12所高校的4110名大學生,其中在校的90后大學生2730人,已畢業或走入職場者1380人。
韓國.對購屋態度消極
韓國年輕人與也中國一般面對類似房產問題,自被稱作韓國房地產價格風向標的首爾江南地區,住宅每平方尺價格去年4月突破3000萬韓圜(約10萬令吉),欲購屋得迫使父母拿出多年積蓄,最新調查指出,每10個韓國青年就有6人對購房計劃抱持消極態度。
 韓國《亞洲經濟》今年1月初報導,因長期住房景氣蕭條和國家政策不穩定等因素影響,房價下跌所帶來的不安感覺逐漸擴大,導致人們對購屋的認知有變,不再那么看重擁屋。
 據韓國KB國民銀行針對KB房地產7876名會員展開的調查顯示,高達39%受訪者表示將待政府制定追加對策后再談買房。26%受訪者確定沒有購屋打算;肯定會在今年購屋者則有35%。
 值得一提的是,20.5%的無房者表示今后也沒有購房意向,縱使己有房產的受訪者,也有近30%表明,沒有另行購房的計劃。
美國.租房比買房劃算
租房與買房是道難解的題,但美國年輕人在面對這項抉擇時,都會以租售比為考量,以2013年美國的居家普查數據為例,房價中位數為16萬5000美 元(約60萬令吉),租房子的租金中位數為850美元(約3068令吉),租售比為16.2,表明約16年的租房費用,即可買到相同的住所,租房更為劃 算。
 租售比是國際上公認的指標,即房產市價與年租金比例。
 “用北京一套價值300萬人民幣(約174萬令吉)的房屋,可購買休斯頓6套房屋”,這種說法近期在網絡上引起很大反響,“新華網”報導,貴為美 國第4大城市兼世界能源之都的休斯頓,平均房價是20萬美元(約72萬令吉),但也有人用8萬美元(約29萬令吉)買到房子繼而引起市場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回暖了,買房的人卻在減少,美國人口普查局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人擁有住房的比率降到64.4%,是自199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專家估計,美國人擁屋比率或可能繼續下滑至60%。
英國.首購族需存款22年
調查顯示,英國年輕人購買房屋首付金額或需長達22年的儲蓄,大約三分之二或62%的首購族都是向父母尋求資金援助,突顯出英國人對樓市繁榮的擔憂,另一方面也顯示英國年輕人當下的生存狀態和買房困境。
 據《每日郵報》早前報導,一份新報告表明,普通白領英國人面臨的購房困境和中國時下年輕人購房困境頗為相似,主要是房價高企、年輕人信用額度偏低、與亞洲投資者競爭,以及是否選擇長時間通勤換取更易負擔房產等。
 The Money Charity表示,隨著房價飆升,越來越多年輕人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且許多人因得不到家庭支持使得購房夢想破滅,想要擁有首個房產的年輕人宜盡早進行規劃。
 報導指出,假設某家庭平均年收入為2萬3412英鎊(約13萬令吉),每年存款4.9%,則需要儲蓄22年才可達到英國抵押貸款協會(Council of Mortgage Lenders)所預估的2萬7719英鎊(約15萬令吉)的頭期款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