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2日星期四

林苡欣 : 新年安慰


油價跌,為何物價沒有跌,已成了許多人心理的疑問。
 這個時候,最常聽到商家說的話,莫過于電費沒有降,成本還是高,所以要減價,先讓國能降電費,又或者原料不便宜、最低薪金制影響等…這些都是商家無力降價的理由。
 想起商家在汽油漲價時迅速調高價格的反應,再看回油價走跌后的對應,真是天差地遠的對比。
 不可否認,以上的種種都是影響商家定價的重要元素,但在政府推出種種法令避免商家牟利的現在,商家更需懂得依市場需求調整商品產量與定價的道理,不該只是一味強調自己的成本高,或除油價外還有其他因素影響所以難降價。
 當然,消費者也有權拒絕不合理售價,久而久之商家自然不敢隨意漲價。
 貿消部已就降價課題,與國內約50個商家會面,當中也包括超級市場業者,已讓大家更了解本地情況,確保商家和消費者能達至雙贏局面。根據部長的說法,有些商家或資訊有誤影響定價策略,所以才需要這場會面。
 我國是個自由的市場,商家有權依各自成本定價,消費者也可以自行比較各商品價格再決定是否使用有關服務或商品,這也是自由市場的好處。
 物價高漲傷害的是人民的口袋,但若不分青紅皂白讓商家降價最終打擊整個商業鏈,只有從根本著手才能解決失衡現象,不再讓“年年難過年年過”成為百物漲價后的安慰。
訂閱報紙請致電Mr Lim Ying Kiang (03-76508766) 或電郵 limyk@nanyang.com.my

刊登廣告請致電 03-2289636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