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星期一

全球化不是救命繩,日經:新興亞洲不能仰賴外資創造經濟奇蹟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10 月 26 日 12:47 分類 人力資源 , 財經follow us in feedly
未來的勞動力市場一直被兩個陰影籠罩,一個是自動化造成人類失業,另一個是零工經濟雖然創造就業機會,但代價是將不快樂的勞工拴在不穩定的新科技平台上。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副教授分析,新興亞洲經濟體真正的就業難題不是缺乏工作,而是充斥太多不安全、低收入的地下經濟,而且按照現在的局勢,新興國家的成長步伐很難複製東亞國家的發展模式。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副教授 James Crabtree 在日經新聞刊文表示,2017 年柬埔寨、緬甸和越南的 GDP 成長率都至少達到 6%~7%,這些國家是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典範,柬埔寨和越南的勞動力參與率為世界上最高,緬甸也不落人後,但大多數工作仍然是低品質工作,約四分之三的人被困在農業到建築業,逃避政府的管制、稅收和監察的地下經濟。
過去亞洲國家的輝煌歲月產生大量製造業就業機會,推動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國家走向富裕的經濟地位,中國也不甘落後。但是世界銀行認為,創造更好就業機會面臨的挑戰是即使是外資投資的工廠,工作品質也無法達到其他國家的工作品質,暗示亞洲全球化的舊模式崩潰。
研究發現,現在較貧窮的亞洲和非洲國​​家難以將大量的貿易轉變為更高品質的就業,主要是不敵其他早就卡好位的國家,譬如日本與南韓可以仰賴電子與半導體產品的大量出口產業,但柬埔寨等國在全球供應鏈中只能吃到殘餘市場,吸引的優秀勞工遠不及東亞國家。
整個亞洲發展中國家,即使經濟擴張,但就業機會卻沒有跟著增加。最近印度班加羅爾大學的學者分析顯示,印度未能將成長轉化為就業,1980 年代印度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僅成長 4% 左右,但就業增長穩定在 2% 左右,現在 GDP 成長 7%~8%,但就業人數僅增加 1%。
自動化只是替罪羔羊,因為工業機器人和演算法都沒有被廣泛部署在這樣的低階製造領域。世界銀行最近的報告特別淡化所謂的縫紉機器人或工作機器人的風險。Crabtree 認為,亞洲工作的難題與全球製造業的變化模式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特別是新興市場企業與國際供應鏈聯繫的力度不夠強,在貿易戰下更是處於不利地位。
少數東亞國家成功實現經濟奇蹟,將許多好處轉嫁給勞工,對於那些現在試圖遵循相同路徑的國家而言,這看起來像是一個很難重複的技巧,由於全球化本身已經不足以提供高品質的就業機會,因此現在新興亞洲要尋求成長,不能僅依靠外國投資,政府必須在教育、改善地下經濟,以及平衡中小企業發展來著手。
(首圖來源:Flickr/@Saigon CC BY 2.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