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6日星期一

求關稅豁免未成,鄧振中:外銷鋼材原料來自中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3 月 26 日 10:48 分類 國際貿易follow us in feedly
此次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訪美談關稅豁免並未直接帶回好消息,仍需要繼續努力。不過業界也不全是悲觀,反而中鋼有不一樣的看法。


據《中央社》報導,日前赴美爭取美國鋼鋁高關稅豁免的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25 日已返抵國門,並表示,目前正以國家與個別公司豁免兩種方式一齊向美國爭取豁免,不過重點還是擺在國家豁免,畢竟只要通過,個人企業豁免就不是問題。政府目前雖然抱持樂觀,但仍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

關鍵在中國進口

鄧振中指出,台灣之所以無法獲得豁免原因,主要是美國對台灣部分業者從中國進口鋼鋁並製成產品外銷表示疑慮,且目前從統計資料來看,的確是如此。不過鄧振中強調,這只是部分廠商的做法,不應該由所有業者一起承擔後果,所以要將二者區分開來,還需要做很多事情,例如出具相關的證明文件。
鄧振中解釋,當然不是說台灣以後完全不能由中國進口原材料,假如不加工銷往美國,只是內需就沒有問題。目前仍然要去深入了解各業者的營運狀況,以及尋求配套方案。如何說服美國不再把台商作為經銷中國鋼材的管道將會是能否爭取豁免的重點。
其實美國早已對中國陸續祭出反傾銷稅,近三年來中國直銷美國鋼品數量已明顯降低,但經過第三國進口及加工鋼材再銷往美國等途徑很難避免,所以才釀成美國此次大範圍鋼鋁重稅以迫使各國合作。鄧振中指出,目前多數國家都在美國關稅措範圍內,在 4 月底正式公告前,即使有暫時豁免也仍需持續進行協商。

仍有樂觀角度

鄧振中強調,且鋼鋁商品可能只是開端,往後或許會波及到其他產品。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傾銷不滿已久,若這次能成功取得美國關稅豁免,相關經驗也可做為應付往後其他商品貿易壁壘的借鏡,所以更顯出此次出訪的重要性。目前除保持通暢的溝通管道外,未來也不排出再度訪美,台灣政府將會盡力配合,並抱持樂觀態度。
但有業界輿論擔憂,像南韓已入豁免清單,可能會影響到台灣的貿易地位,尤其台灣爭取豁免困難重重,但南韓卻已成功,突顯台灣國際政治的弱勢。不過據《經濟日報》專訪,中鋼董事長翁朝棟相當樂觀的表示,日本做為鋼鐵大國,也未在第一波豁免清單,反而令台灣看到更大空間,不見得對業界都是壞處。
翁朝棟指出,若沒有低價鋼材流竄,反而令好的鋼材更加搶手。美國鋼廠設備產線其實相當老舊,若需要更好的鋼材往往要從台灣及日本引進,這就是台灣的不可取代性。實際的現況是,在美國祭出高關稅後,台灣的 API 鋼管漲幅甚至達 25%,已完全抵銷關稅,可見台灣鋼材對美國的重要性。不過從這次事件可以看出,產業升級已經不夠,業界應展開全球布局。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