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6日星期一

潮汐能二代系統改採分散化小型結構以利裝設,可減少能源成本達 30%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3 月 26 日 7:30 分類 能源科技follow us in feedly
對於近海與四面環海國家來說,潮汐能雖然是個具有發展潛力的再生能源選項,但得先克服成本與海水侵蝕挑戰。近日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 (UPM)研發出新一代潮汐渦輪機與錨泊系統(anchoring systems),可減少潮汐電廠整體成本 30%。



為了解決新型設備製造、安裝和修護成本高昂問題,UPM 海洋再生能源技術研究小組(GITERM)成員研發新設計與程序(procedures)來評估發電機的壽命成本,利用經濟分析和模擬系統設計出更簡單與穩固的錨泊,讓潮汐電站不會在深海中漂移。
有別於波浪能利用海浪動能發電,潮汐能是從晝夜間的海水漲落獲得能量,並透過水位差來發電。科學家更認為,潮汐能很有可能是海上再生能源下一趨勢。其中英國蘇格蘭已於 2017 年 9 月裝置世上最大潮汐電廠,發電紀錄最高可達 700 MWh,其餘歐洲國家與加拿大也正著手安裝潮汐能電站。
資料指出,80% 潮汐能潛力位置大多在水深 40 公尺處,第一代潮汐能如要裝設在海床上,得消耗大量建設成本,因此第二代潮汐能應運而生。團隊為了讓設備固定於海底,且不被海流沖走,新一代潮汐能系統已加增錨泊與固定用電纜。
UPM 新型潮汐設備名為 GESMEY,渦輪機轉子(rotor)尺寸已大大減少,第一代渦輪機轉子原先大小可與陸上風機比擬,如今已發展為多個轉子的潮汐能渦輪機,預計能源生產成本可降低 30% 左右。
▲ 業者 Atlantis 用於蘇格蘭的潮汐能渦輪機。(Source:Atlantis
第一代潮汐能渦輪形狀與風機相似,大多具有 3 個葉片與變槳系統,並擁有可根據潮汐變化轉移方向的偏航系統,渦輪機轉向角度最高更可達 180 度,看起來就像在海底旋轉的電風扇,但渦輪機體型較大,海底裝設成本較高。而第二代渦輪機則是由多個轉子組成,透過電纜與海底錨泊系統連接,體型較小,更適合裝置在深海中,不過官網並沒有提到發電效率與建造成本數據。
UPM 研究員 Amable López 表示,GESMEY 系統已獲得大學專利,也是全球第一個在海上進行測試且能完全潛入水下的二代潮汐設備。且得益於成本分析系統,團隊可評估多種設計方案並達成降低成本目標,可望讓該潮汐能系統不管是在經濟還是技術上都具有競爭力。
研究人員 José Andrés Somolinos 也指出,由於潮汐為可預測波動,這項優勢有助於潮汐能未來發展,團隊也致力於提升潮汐能的商業可能性,盼望該技術未來有助於沿海與偏遠地區經濟成長與增添就業機會。新型程式設計已發表在《再生與永續能源評論(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