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1日星期三

高債務國


Author: Tan KW   |   Publish date: Wed, 21 Jan 12:08


2015-01-21 11:01
  •  
大馬2020宏願是達致高收入國,這是我國的似近實遠的願景,因為我國雖有遠大目標,但就如何一步步邁向這個目標,卻仍然未有清晰的路途。
 
目前高收入國仍然是個未竟之夢想,然而在低油價衝擊下,我國經濟層面可能備受衝擊,強勢美元擠壓使馬幣軟綿綿,以美元發售的債券更需以更高成本攤還,這令人憂心忡忡。
 
世界銀行三番四次對大馬高債務發出警訊,這次在低油價與原產品利空情況再作提醒,當然不會令人意外。
 
世銀預計油價自去年6月以來累積回落約60%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利大於弊,因這提振了石油進口國的經濟表現。然而,對大馬這個過度依賴石油收入的東南亞國家,情況則剛好相反!
 
因此,世銀才提出忠告,要大馬抑制債務增長的步伐,不然債務愈滾愈大情況下,將拉住我國經濟發展的後腳,對我國經濟成長大為不利。
 
高債務無疑將限制我國調整利率政策、匯率政策和減赤目標,除了公共領域面臨高債務,主要是經常賬項赤字而需舉債營運,我國私人界與家庭債務也呈高格局。
 
大馬家庭債務高,是其中一個被世銀點名的國家,其家債去年第三季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7.1%,另一個被點名的鄰國泰國比大馬低約15%,達72%。至於因赤字而需為債務續期的國家,除大馬外,則還包括印尼、泰國與蒙古。
 
其實,在大馬高家債中,車貸相信是年輕上班族不可避免需承受之債,主要是公共交通效能不佳和銜接度仍未如預期舒適準時,加上治安不佳,因此乘搭率並不如預期。
 
與此同時,在國內銀行營運環境日益嚴峻,幾乎每家銀行試圖從多元的貸款產品取得成長,車貸也是銀行力拼業績的一個重點;因此,改善公共交通、銷售國產車、 銀行貸款成長便會互為抵觸,如何從這互為抵觸而錯綜複雜因素,理出一個對國家發展的最佳方向,將是未來短、中、長期的重點!
 
如果還是繼續為各自利益考量,各有各的盤算,而不是讓人民有調整生活成本的選擇和空間,繼續把更多金錢投注A到Z的貸款,無法像過去20至30年回復民眾的高儲蓄,大馬不僅難以擺脫窘境,經濟風暴來襲時還會有更高風險。
 
從低油價的利好來看,這輪的低油價雖使民間的通膨壓力紓緩,然而大馬民眾除油價調低外,以往因油價上調而立馬調高的食品價格,並沒有跟著調低。一些如學生巴士收費、家用煤氣價格未降,反而還要調高,這是這時節的最大反差。
 
世界原產品價格普遍調低,我國米價、糖價未跟隨調低,壟斷稻米進口的公司或糖公司,只需從鄰國進口,然後重新包裝便可,賺盡大馬民眾的錢;至於大馬民眾苦處,誰管?
 
我國內閣陣容史上最龐大,然而看來外強中干,實質上閣員倒米多於建設;我們期許新的一年裡,可以逆轉當前情勢,多做事少製造分裂,多構想於民有利之政策或 措施,先逆轉當前經常賬項的龐大開銷,採取實際措施翻轉目前的高債務,這或許是大馬人民的新年願望。(星洲日報/焦點評析:張啟華)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09164?tid=17#ixzz3PQRrIn0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