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8日星期六

后量宽时代股市策略(上篇)

Author: Tan KW   |   Publish date: Sat, 8 Nov 11:39

2014-11-08 08:14
2008年美国次贷风暴所触发的金融海啸,将美国经济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随时有掉得粉身碎骨的危险。美国联邦储备局(美联储)力挽狂澜于既倒,祭出“量化宽松”这一记险招,使美国经济转危为安。
所谓“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即QE)就是作为美国中央银行,肩负调控经济重任的美联储,通过大量吸购公债债券(Bonds),而将大量货币注入金融体系,以达到银根宽松的目的。
“量化”(Qualitative)是指货币市场中的货币供应数量,“宽松”(Easing)是指因货币供应充足而使银根松爽,也就是企业很容易获得融资。
美联储定期吸购债券
“量化宽松”计划的具体例子,是美联储向濒临破产的雷曼兄弟,收购6000亿美元(1.92兆令吉)的有抵押债券,使雷曼逃过了倒闭的噩运。
美联储通过定期吸购债券而将货币注入金融体系,这项行动在2010年达到巅峰。
在达到了拯救经济的目的以后,美联储乃分三期,逐步让“量化宽松”计划退场,第三期退场于最近完成。
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最使他们担心的,是在“量化宽松”
退场后,美国利率可能上升。尽管美联储声明短期内不会调高利率,但投资界仍忐忑不安。
美股牵动全球股市
过去的经验显示,利率跟股市背道而驰,利息起,股市应声而跌。
大马股票投资者所应关注的,是在美国“量宽”结束后,美国的股市走向。因为全球股市,一向唯美国股市马首是瞻。
美国股市的一举一动,将牵动全球股市的神经线。
美国道琼斯指数,由80年代的不到一千点,以大涨小回头的态势,升至目前1万7000多点,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最久的牛市。
美国股市涨势还会持续吗?还会持续多久?
相信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大马指数处历史高峰
再回头来看看我们大马股市,前景又将如何?
自2009年起,大马股市跟着美国股市而止跌回扬。综指由800多点回升至现在的1800多点。
在时间上,已持续上升了5年以上。
尽管在这过程中,大马股市曾经历多场虚惊,包括大马大选的冲击。但基本上,大势是向上。
个股翻数倍
大马指数只翻倍,但个别股票的价格,有许多却翻了几倍。
在2009年时,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低垂的果子,比比皆是,采果子的人(投资者),只要一伸 手,就可以采到又大又甜的果子(被低估的好股)。我当时曾经以“当知更鸟出现时”为题,写了一篇文章,鼓励大家趁低吸购;后来又以“不动如山两年”,建议 大家紧握低价买进的好股,作为长期投资,放长线钓大鱼,赚取厚利。 “分享集”的读者,不会不记得这两篇拙作。
即使在去年3月16日,大选的脚步渐近,大家都不看好股市时,我仍对股市前景保持乐观。那一天,我在《南洋商报》礼堂向1500名读者演讲,大胆预测大选过后,股市将创新高。
在过去一年半中,大马股市不是创新高,而是屡创新高。
老实说,股市之荣景,出乎我意料之外。现在,大马指数是站在历史性的最高峰。
手握现金或进场投资?
大马股市还会再上吗?已经五岁的公牛会不会“老当益壮”?
即使是股市中的宿将,对这个问题也持有不同的看法。
大马股市唯一的封闭式基金资本投资(ICAP)的掌舵人陈鼎武,在两年前已看淡股市,卖出大量股票,手握大量现金,等待股市倒塌来扫购便宜货。但股市两年来都跟他抬杠,到现在还没有给他买便宜货的机会。
资深专家看法两极
我国资深经济学家白文春,日前在一个研讨会中说房产过剩,不值得投资,他主张投资者转向股市投资。
对白先生的谈话,我的理解是,他认为股市还有作为,值得投资。他看好股市,跟陈鼎武的看淡刚好相反。
他们都是投资界的顶尖人物,尚且持有相反的看法,则一般的股票投资者,不知何去何从,就不足为奇。
在这种情况下,见识一般的股票投资大众,应该采取怎样的投资策略?
战胜股市首重无债
在股市偏高,而走向又不定的情况之下,投资者要采取的策略,是自我保护。
本身没有被股市击溃的弱点,等于立于不败之地。
能立于不败之地,就有可能战胜股市,达到赚钱的目的。
在这种情形之下,投资者首先要做到的是“无债一身轻”。
假如你购买股票的资金,一部份是向银行借来的话,那么,你现在第一件要做的事,是脱售部分股票,还清债务。做到你所持的股票,全部是以自己的资金买的。
股市严重低估时才可借
融资买股的一个铁则:是在熊市中,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时才可以借。理由是股价上涨的可能性很高,而且涨幅很大。赚钱的机会大增,你的还债能力强,还债不是问题。
同时,由于股价低廉,周息率(D/Y)高过利息。股息收入已足以还利息,股价上升就是净赚。
所以,在2009年股价奇低时,可以借钱买股,现在股价偏高,风险已增加,而周息率(D/Y)偏低,股息收入不足以还利息,借钱买股,不是明智之举。
所以,现在借不得。
最近出现了一个小股灾,据我所知,有些投资者欠了抵押贷款(MARGIN),深恐熊市出现,心里恐慌。在股价跌到最低时脱售股票,导致损失不赀。假如他没有负债的话,但会保持镇定,持守下去,就不会蒙受不必要的亏损。
避开低流通量冷门股
其次,最避免购买过份冷门的股票,以免在股市逆转时受困。
在一个偏高的股市中,当股票价值被高估时,或是企业出现了负面的因素,不值得我们继续投资下去。你需要脱售你的股票,如果交易过份稀少,你可能无法脱手。你就会被套牢,无法将股份转为现金。
有价无市难受惠
尤其是当你的投资额较大,所持股数较多时,你根本就无法兑现。
冷门股由于股票流通量过低,被投资者忽略,价值被长期低估,成为价值投资者的投资对象,问题是这类股票往往有价无市,价值无法浮现,使投资者无法受惠。
当股市处在高峰时,随时都可以出现逆转,持有交投过份稀少的冷门股,投资者可能因无法兑现而陷困,这也是投资风险之一。
为了慎防在股市逆转,正如最近突发的小股灾,你无法将股票兑现,最好避免购买过份冷门的股票。
低垂果子已被采光
一项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低垂的果子已被采光了,尽管又大又甜的果子还是可以找到,但是,都是挂在高高的枝头,采果人必须爬到树顶,才可以采摘到手。爬上树顶,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送命,比站在地上,伸手去采低垂的果子,风险肯定是高了几倍。
在这种情形之下,投资者就更加需要讲究策略,将来的投资成败,决定于你采取的策略,是否正确。
在这个时刻,孙子的一个战略,特别管用。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形篇)。
预测股市难之又难
白话译文:“自古以来,善于作战的人,先要做到使自己不可被敌人战胜,然后等待战胜敌人的机会。不能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在于自己的努力;能否战胜敌人,在于敌人那一方是否有机可乘”。
(任俊华、赵清文“孙子兵法正宗”)投资者的对手(敌人),就是股市,我们能否在股市克敌致胜,主动权不在投资者,而是在股市。因为股市变化莫测,其动向根本就不可捉摸,你企图通过预测股市起落来战胜股市,难之又难。
战胜股市的最可靠策略,是加强自己的备战工作,做到自己具备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先为不可胜),然后等待战胜敌人的机会出现(以待敌之可胜)。
能否战胜股市,在于股市那一方是否有机可乘(股市继续上升),那是投资者无能为力的,但投资者可以做足功课,使自己有战胜股市的充足条件。

http://www.nanyang.com/node/660775?tid=462

后量宽时代股市策略(下篇)- 不买无基本面股票

Author: Tan KW   |   Publish date: Sun, 9 Nov 22:06

2014-11-09 08:54
  •  
 
股市投资要坚持一个原则:绝不买没有基本面的股票。
惟有具备强稳基本面的股票,长期持有,价值才会与日俱增;万一你买进后,熊市出现,你持守下去,在牛市重临时,由于所持股票,价值已上升,则在股市回弹中,其弹升幅度,可超越大势。
如果你所持股票,具有强稳的基本面,股价跌得越低,你可以放心买进更多,以拉低成本,提高胜算。
如果你在买进时,价值已被低估了。当股价跌得更低时,不是被低估得更利害吗?参股的成本越低,越是本小利大,为什么不敢加码?暴跌后不敢加码买进,多数是 因为功课做得不够,不了解其价值,心里没有底。只看股价,不看价值,不理会基本面的投机者,不可能在股市投资成功。
但要切记,只有具备强稳基本面的股票,才可加码买进,没有基本面的股票,买得越多,亏得越惨,最后可能血本无归,慎之,慎之!
不敢加码就不应买
如果在股价崩溃后,你不敢加码买进,一开始就根本不应该买进该股。
如果你做足功课,对上市公司瞭如指,知道个别股票的价值,在股市下跌时,就有信心坚守你手中的股票,或是乘低吸购,买进好股。
如果平时不做功课,对股票的价值一无所知,股市逆转时就会因为恐惧而不敢买进,失去投资良机。
基本面强股票特征
1.有合理的盈利
2.有合理的股息
3.有适度的成长
4.财务稳健
5.股价合理
买股票就是买股份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份,买公司的股份就是参股做生意,参股做生意的惟一目的是赚钱,公司不赚钱,我们为什么要参股呢?所以,你买进的股票一定要有合理的盈利,不赚钱的公司的股票,千万不要买。
没股息不要买
参股做生意,总希望公司赚钱后,将部份盈利分给股东,使股东有收入。有些公司钱是赚到了,只是以保留资金作为发展之类的借口,不分股息给股东,有违当初股东投资的意愿。
所以,没有派发股息的公司的股票,最好不要买,以免在股市下跌后,你长期持守,却什么也得不到。
其实,注重股息,除了现金收入外,更重要的是此类公司通常都长期盈利稳定,风险较低。对于不肯花时间去研究股票的投资者,尤其重要,因为可以避开许多陷阱。
假如你没有时间或是不会研究股票的话,坚持只买具备第②点,即“有合理股息”的股票,最少可以减少一半买错股票的风险。
适度成长保持盈利
第③点“有适度的成长”:企业的经营成本,与日俱增,如员工需要加薪,租金可能上升……等,一个没有成长的企业,很难维持盈利,更不要说增加了。盈利下降,就无法保持派息,股价也会每况愈下。
即使公司有盈利,又派发股息,但如果没有成长,股价表现也往往逊于大势。
你的投资,很难增值,中钢(CSC)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有适度成长(moderate growth)的企业,长期持有其股票,多数可以取得可观的回酬。
有了盈利、股息和成长,还要有强稳的财务状况,企业才经得起经济风暴的考验,股票才值得买进。
买此类企业的股票,可以高枕无忧。
负债不高现金流强
“财务强稳”的一个特征,是负债不过高,而现金流量强劲。
有些公司不但没有负债,而且还持有大笔现金,财务稳如泰山,则即使公司业务偶然受挫,也必能安渡难关。这类公司,也有能力攫取新的投资机会,将企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现金为王
从消极角度看,长期拥有大量现金,被视为企业主没有充分利用资源,以加速企业盈利的增长。
但从积极的角度看,此类股票具有强韧的生命力,经得起暴风雨的吹袭,“现金为王”,此言不虚。
我发现一些上市公司,有盈利,有股息(不高),也有成长。可是庞大的负债,始终高居不下,而“应收账款”也总是有增无减。在经济前景模糊不清,股价又偏高的情况下,我劝大家对此类外强中干的公司,避之则吉。
有了盈利、股息、成长、财务也稳健。如果股价太高,也不可购买。购买价值被高估的股票,等于购买几年后的价值。
现在买进,不是一项好的投资,健力士英格(GAB)肯定是最棒的蓝筹股,具备了作为优质股的所有条件。但是,假如你在去年年中时,以22令吉买进的话,就不是明智的投资。现在该股跌至13令吉,投资者损失不赀。
所以,即使是好股,也要股价合理才值得买进。
10倍本益比
所谓合理的股价,我的标准是10倍的本益比(PER)。
不过,这10倍是否合理,还要取决于公司的成长。如果成长较高,而且相当稳定,10至15倍的本益还是可以被接受,如果没有成长的话,10倍的本益比已属偏高,应该在8倍以下才可买进。
5条件定选股成败
后“量化宽松”时代的股票投资策略:①绝不借钱买股票;②不买过份冷门的股票;③坚持只买基本面强稳的股票。
经过了5年的养育,这只小公牛已由“童牛”长成“成年牛”,没有人知道何时会变成“老牛”。
跟5年前相比,投资者现在想在股市赚钱,肯定要有更高的智慧。
“选股”将是成败关键。所选股票,必需符合以上5个条件。
美国“量化宽松”退场后,欧洲经济可能衰退,日本决定推出“量化宽松”,欧盟也对“量化宽松”跃跃欲试。
利率走势难以捉摸,股市前途充满变数,惟有拥有明确投资策略的投资者,才能在这种环境中有所作为。
有一点是肯定的:股市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一分耕耘,才有一分的收获。
(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