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7日星期六

揭秘超燃冲压发动机:原来俄曾领先美国十多年


2016
05/03
16:45
评论
369
  本文作者:邢强博士
  冲压发动机从其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但是,这种发动机的知名度仍比不上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相较于几十年来涡轮风扇发动机在现代民航客机和战斗机上的大量装备,冲压发动机在飞机上的应用可谓昙花一现。而在导弹和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应用的冲压发动机则在大部分时间里远离公众的视野。实际上,这种在高超声速时代必将成为推动飞行器前行的主要动力的发动机有着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本文将试着理顺冲压发动机的技术发展脉络,让我们一起来重新认识冲压发动机。
  名字来自古埃及
  冲压发动机的全称为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其英文名称为Ramjet。Jet表示喷气发动机,而Ram这个词则大有来头。公元前1200年,古埃及人发明了冲角(Ram)。他们把冲角固定在舰艏上冲撞敌舰。后来,冲角在腓尼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桨帆船上得到了大量应用。借助冲击的速度和力量,冲角能够把敌舰撞出大洞,是一种军舰之间短兵相接的有效武器。在一些19世纪的蒸汽铁甲舰的前端仍能找到冲角。
  20世纪初,飞机出现。逐渐在军舰上消失的冲角(Ram)进入了航空工程师的研究范畴。这一次,工程师们没有让它去冲击军舰,而是让它去冲破重力的束缚,后来又赋予它冲破音障的重大使命。
  1913年,法国工程师雷内·劳伦首次提出了冲压发动机的概念。他认为,当发动机不停地向前冲击的时候,流经进气道的空气会不断地增加压力,这样不用压气机就可以让发动机里的燃料持续燃烧并向后产生推力。这种发动机只有进气道、燃烧室和喷管三部分组成,中间没有活塞也无需转子(甚至可以没有任何活动部件),构造极简、重量较轻,能够拥有很大的推重比。劳伦对他提出的新概念很满意,可惜囿于当时的材料和工艺水平,直到抱憾去世,他始终没能制成原型机。
  1915年,匈牙利布达佩斯特的工程师阿尔伯特·福诺提出了类似的概念。他将这种发动机与炮弹结合,发明了冲压喷气炮弹。这种炮弹能够借助自身动力,因此即使出膛动能不大也能有超远的射程。不过,当时的奥匈帝国并不看好这种设计,没有给福诺一张订单。对于冲压发动机的技术发展来说,这竟是一件好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福诺看到了飞机的重要作用,加上他已经对炮弹失去了兴趣,于是开始转行研究冲压喷气飞机,并在1928年向德国提交了一种高空超声速飞机的专利申请。这个超前于时代的设计使德国专利部门犹豫了4年,终于在1932年给福诺确认了专利。(要知道,1946年世界上才开始出现第一架能够超声速飞行的飞机。)上图为福诺申请冲压发动机专利的原稿线图。
  ​1926年,英国工程师本杰明·卡特提出了在发动机中安置火焰稳定器的设计。1928年,德国开始研究利用激波。当飞行器的速度超过声速时,飞行器前方来不及躲开的空气会不断地堆积压缩,并最终形成激波。激波的厚度只有几微米,但是激波前后的空气性质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德国人以此为灵感设计出了带中心锥的进气道,利用一系列斜激波来改善冲压发动机的进气环境。这两项发明奠定了早期冲压发动机的基础。上图为德国人在100多年前拍摄的高速风洞中的模型和子弹在超声速来流中的样子。可以明显地看到斜激波。
  1949年4月,由法国传奇工程师雷内·勒杜克设计的010型飞机试飞成功,成为世界上首架冲压喷气飞机。但是在多年的探索之后,冲压发动机的一个致命缺陷暴露出来:无法在静止条件下产生足够的推力。
  早期冲压喷气飞机需要由载机驮在背上,随载机加速到接近400 千米/小时的速度后才能启动冲压发动机并脱离载机。这样的设计使其无法独立起飞,而驮载起飞的方式限制了冲压飞机的起飞重量,也增加了起飞风险(曾发生过冲压飞机与载机相撞的事故)。与古代的冲角同名的冲压发动机,有着和冲角相同的先天不足。没有初始的速度,便没有冲角的能量。1958年,有关冲压喷气飞机的研究出现了停滞。后来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发展迅速,冲压发动机便很少出现在飞机上了。
  巧妙设计克服先天不足
  冲压发动机在飞机上的应用可谓昙花一现。但是它重量轻、结构简单的特点非常明显,这足以引起导弹设计师的兴趣。很快,他们就发现了冲压发动机的新优势。以火箭发动机驱动的导弹需要自带氧化剂和燃烧剂。而冲压发动机可以利用大气中的氧气,不需携带氧化剂,这会大大减轻导弹的重量和成本。另外,有试验证明当飞行器的速度超过2马赫(声音速度的2倍)的时候,冲压发动机的效率将超过涡轮喷气发动机。这意味着在相同的起飞重量限制下,冲压发动机导弹将会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射程和更好的机动能力。冲压发动机简直是为导弹量身打造的。
  但是,怎样才能克服冲压发动机需要初始速度来启动这一先天不足呢?这是难不倒设计师的。在上世纪50年代,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已较为成熟。设计师们试着把冲压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串接起来,以火箭发动机为助推器把带有冲压发动机加速到可以启动的速度。没想到一下子便开启了冲压发动机的“黄金时代”。
  1951年,由波音公司和密歇根航空研究中心联合研制“波马克”防空导弹。冲压发动机赋予了该导弹惊人的性能指标。它能够携带1万吨级的核弹头以2.8马赫的速度打击20000米高空的目标。由于其射程实在太远(超过了300千米,改进型的射程更是达到了710千米,是同时期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奈基”防空导弹的15倍),以至于该导弹不能由美国陆军装备而要交给美国空军。美国空军对此爱不释手,后来竟给这款导弹赋予了战斗机的编号——F-99。
  美国海军也启动了冲压发动机导弹的研究。1959年,“黄铜骑士”导弹服役。这种能以2.5倍声速飞行的导弹在越南战争中击落了一架120千米外的米格-21战斗机,是首枚有实战纪录的舰空导弹。
  不过,人们逐渐发现了这种穿糖葫芦式的布局方式的不足之处。“波马克”导弹的长度接近15米。稍微小一些的“黄铜骑士”导弹在串接了助推器后的弹长也足有11.6米,比当时的米格-15战斗机还要长1.5米。串联布局使导弹长度大幅增加,不利于导弹在多种载体上的应用。“黄铜骑士”只能在大型巡洋舰上使用,这限制了导弹的装备数量。
  苏联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改用并联式布局,把火箭助推器捆绑在冲压发动机导弹的四周。萨姆-4防空导弹和SS-N-12“玄武岩”反舰导弹便采用了这样的布局。但是,并联布局虽然缩短了导弹的长度,却增加了导弹的直径,使气动阻力增加,对射程和速度都有不利的影响。
  除了串联和并联,还有怎样的方式能让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结合起来呢?
  1967年服役的萨姆-6防空导弹给出了答案。冲压发动机内部没有转子,只有一个巨大的空腔。这给苏联设计师赋予了灵感。既然冲压发动机在低速的时候不能启动,那么把空腔填满燃料后,不就可以当作火箭发动机来使用了么!设计师把固体火箭发动机埋藏在冲压发动机的腔体中。
  从外表上看,人们已经找不到火箭助推器的影子了。该设计使萨姆-6导弹的身形变得十分小巧,有着不错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仅仅用内藏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就能让导弹的速度达到1.5马赫以上。固体燃料燃尽后,冲压发动机的空腔便呈现出来,此时导弹刚好达到了能够让冲压发动机启动的速度要求。导弹抛掉进气道堵盖和火箭发动机喷口,弹体内的空腔瞬间变身为一台冲压发动机并进行接力工作,将导弹的速度推进到2.8马赫。
  萨姆-6导弹的设计给冲压发动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该导弹从开始装备部队到现在已近50年,在俄罗斯、印度、埃及、芬兰、叙利亚等29个国家服役,至今仍有较大的装备数量。这一方面是由于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联军使用苏制导弹对抗以色列飞机的实战表现,另一方面的原因应当归于将固体火箭嵌入到冲压发动机内部的这种巧妙的设计。
  冲入超燃冲压时代
  冲压发动机的冲角冲破了音障,并一举冲到3马赫的速度。但新的阻碍出现了。当飞行器的速度达到5马赫以上时,仅靠发动机前端的中心锥产生的斜激波已无法驾驭冲进燃烧室的气流了。快速流动的气体在燃烧室里左突右冲,甚至会把火焰吹熄。这支在超声速的气流中舞动着明亮火焰的火把除了闪耀出奇怪的烟雾之外,很难再迸发出强劲的动力。这种能够将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火焰吹熄的速度后来被命名为高超声速(大于5马赫的速度)。
  为了让飞行器的速度冲到高超声速,工程师们开始讨论让火焰能够在超声速的气流中燃烧的方法。美籍意大利空气动力学家安东尼奥·费里提出了超声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的概念。由此便诞生了冲压发动机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超燃冲压发动机。(上图从上到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亚燃冲压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
  1957年,曾经在“黄铜骑士”冲压发动机导弹的研制中担任核心角色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试验室开启了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究。研究结果令人振奋:如果火焰能够在超声速的气流中稳定燃烧的话,发动机喷口处的燃气流动状况要优于亚声速燃烧的状况。另外,当气流在发动机中停留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的时候,冲压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推力也就变得越来越大。火箭发动机的比冲(单位重量推进剂产生的冲量)在300秒左右,而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比冲在2000秒以上。
  要在如此高速的气流中稳住火焰谈何容易。实际上,在小风中划燃一支火柴都非易事。在科研人员和工程部门的一起努力下,若干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原理样机终于制造出来了。但这已经是1973年的事了。这一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约翰格宁研究中心启动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试验,到1974年4月份,试验结束。发动机共点火52次,累计燃烧时间约2小时,积累了大量数据。
  苏联也开始集中力量攻克超燃冲压技术。在联合了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巴拉诺夫中央发动机研究院、图拉耶夫联盟设计局、彩虹设计局等单位后,苏联建成了图拉耶沃大型高空高速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后来发现,即使地面试验设备中有转速高达17000转/分钟的超级压气机、有现代空气动力学给出的计算流体模型,也无法加速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制进程。
  研究发动机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她到天上飞几圈看看。于是,科研团队采购了一批神秘的试验设备——萨姆-5远程防空导弹。这款射高将近40000米,射程超过320千米的冲压发动机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5马赫。他们拆除了导弹的战斗部,将一台超燃冲压验证发动机安置在导弹顶端。1991年11月27日,第一次试验启动。萨姆-5导弹强有力的冲压发动机将验证发动机托举到35000米的高空后,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在绵延180千米的平直弹道的末端,超燃验证发动机燃烧了27.5秒,其中在5马赫以上的速度范围内工作了5秒,使飞行器的最大速度达到了5.6马赫。这是世界上首台在实际飞行中达到超燃状态的冲压发动机!1992年和1995年,该团队与法国合作又进行了两次验证飞行,最大速度达到了5.8马赫。
  俄罗斯的超燃发动机飞行试验震惊了美国人,促使他们加快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究,并提出了与俄罗斯进行合作的倡议。1997年,两国交换研究资料后,开始正式进行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合作研究。合作团队沿用俄罗斯团队的试验场地(位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附近)和验证发动机,依托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风洞设备和工程师团队对验证发动机和萨姆-5导弹进行升级改造。兰利研究中心重新设计了验证发动机的燃烧室和进气道前缘,用更易导热的铜合金替代了原有的镍合金。萨姆-5导弹的弹体被重新优化,阻力下降了6%,总质量减少了124千克。
  1998年2月12日午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的阳光与冷风见证了超燃验证发动机终极改良版的发射。发动机不负众望,达到了6.5马赫的速度(这是验证飞行器能够承受的最大速度)。
  之后,美俄双方各自进行了不同的超燃冲压计划。2004年3月27日,美国X-43A飞行器的速度达到了7马赫。俄罗斯则有着以SS-19“撒旦”为运载器推动飞行器冲击14马赫的计划。
  超燃冲压发动机是现有技术条件下少有的可以将飞行器加速到高超声速状态的喷气式发动机,注定会在未来的天空长啸而歌,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版权声明:
  本文已由邢强博士独家授权小火箭刊发,禁止非授权转载。
  微信号:小火箭
  微信ID:ixiaohuojian
  关注 小火箭 加入航空航天大家庭!
  版权声明已发布,删改以上声明即为非法转载。

2018年1月21日星期日

行业篇:物流业

Friday, 18 August 2017

5077 Maybulk 前期研究!



+ U6C SGX PACC Offshore Service (POSH)

由于世界各地都在搞大基建,
原物料都在上升的势头,
所以对Maybulk 做一些前期的研究。

产业来说,Maybulk 属于物流业船运。
主要运输干货,
所以表现深受BDI 之指数影响。 
Maybulk 持有21%的PACC.
PACC 是新加坡的上市公司,
主要是岸外支援,船务,油气业务。

Maybulk 是郭鹤年家族的企业,
新加坡的郭氏有限公司和大马的PBB,
持有将近一半的股数。

 






Maybulk 的股价表现和BDI 指数相当一致。
所以, BDI 指数的波动是Maybulk 的先行指标。
如果撇开PACC 的表现,
Maybulk 的表现接近触底了,
尤其在2015和2016年认列了大量的减值和拨备。

 


基于是前期研究, 所以没打算深入的分析。
以上的资料,都是公开而且大家都知道的。
大致来说, 只要BDI上升而且得以维持,
那Maybulk 本身可以转亏为盈。
但是PACC的表现,特别是和油气相关则难以估计,
会继续拉低Maybulk的表现。
除非油气业回归!

(完)

Sunday, 18 June 2017

物流业-3: 大型运输业者!






写到第3篇,这篇关注4家比较大型的运输业者。
分别是Tnlogis, Tasco, Freight, Century.
它们的业务和营业额比较接近,
所以拿来一起比较。

也有网友提议Harrisons和DKSH,
它们的确都有物流业务,
不过它们也有更为庞大的其他业务。
这两家是业务多元的巨无霸,
所以,笔者不把它们纳入这文章。

 

如何比较4家运输业者呢?
在季度报告中,它们呈现的segments不一样。
Tasco和Freight 呈现的segments接近。
而Tnlogis把整个运输业当作一个主要segment,
另一个主要segment则是房地产。
至于Century 则是Total logistic services和
Procurement logistic services。

这篇文章只是大致的比较它们的分别和一些观察。
个别公司仔细的研究就得看笔者有没有时间去分析了。

2017年,Tasco 的5.8亿营业额正式超越Tnlogis的5.75亿。
考虑到Tnlogis 的5.75亿当中房地产销售是1.23亿。
可以说Tasco的运输业营业额,比较大。
Tnlogis的盈利虽然明显比较高于其他3家,
主要是由房地产和投资的贡献,
盈利还远远大于运输业务。

Tnlogis 的PPE是9.3亿马币,
其他3家的PPE都在2-3亿之间,
由此可见,Tnlogis 下了重本在PPE。
可以知道东南的货仓和工具是比较多的。
Tnlogis在古晋Bako的新货仓更是令人大开眼界。

Tasco 的空运业务的营业额高于海运业务。
但是海运的赚幅比空运高得多。
罗里运输的赚幅比海运,空运都低,甚至亏本。
相反的,Freight 的海运业务最大,
其他业务包括空运,货仓等等的营业额都很小。

Tnlogics 有相对完善的冷房设施。
Tasco 则刚刚花了1.85亿
收购了Gold Cold Transport Sdn Bhd.
直接拥有了冷房和车队,
Tasco的PPE会大幅度增加,
所以双TT, Tnlogics 和Tasco服会继续大力竞争。

至于Century, 它拥有大量的拖格车队。
闻名于拖拉运送笨重的HRC钢圈和钢条。
在钢铁业界是很出名的。 
这使得它有别于Tasco 和 Freight。
比较类似Tnlogics。

无论如何,Century 连连得到一些特别的证书,
如Halal货仓和non-universal service license等等。
这会使得它和其他业者的路线有所区别。
Century目前也非常专注于拓展运送食材。
当然,Century 有一些路边社传闻,是未经证实的。

文章已经有点过长了,所以就此打住。

(完)

Saturday, 17 June 2017

物流业-2:物流业归类!





搞了一整天,才完成了一张图表。
看来要完成对大马上市公司的研究需要几年时间了。
大致上把物流公司类别归类为船务,运输,快递。
实际上它们的业务大多都有涉及船务和运输。
图表中归类为船务的Maybulk是大马知名的国际干货船运公司。
至于Harbour 和Syscorp 则经营本地和国际的集装箱业务。

至于本地运输公司则分成主要和次要玩家。
主要运输公司中Tnlogis 和Tasco 的年度营业额维持在5亿以上。
至于Freight和Century的营业额在3亿左右。
次要的上市运输公司,Complet和XinHwa的营业额则1亿左右。
剩余的Tocean 和ILB 的营业额只有2000万。

POS和Gdex主要经营快递。
POS的业务就很多元,包括缴付各种收费,汇款等等。
以市值来说这两家目前很接近。
POS的市值大约41亿,Gdex的市值大约38.5亿。

经过分类后,把它们的组别画成技术图。
得到的Performance Charts 如下,
至于如何分析,那是很个人的了。
因为好可以更好,好可以转坏,
坏可以转好,坏可以更坏。
这就是分析的趣味,只有最后预测的结果成真,
那才代表分析有效。
下一篇才继续写。




Friday, 16 June 2017

物流业-1 : 冷房
















工作关系,接触了一些冷房 (Cold Room),
在四季如夏的大马,
穿上厚重的避寒衣,进入诺大的冷房,
几层楼高的架子上满满都是冷冻食品,
我们日常的冷冻食品,都是通过运输,
储藏在冷房,然后才在市场上架的。

大多数冷房业务都是私人,和地区性质,鲜少上市。
冷房的设立和维持都非常昂贵,
只有少数的物流业有涉及冷房,
所以对物流业作了简单的图表


大致来说,Tnlogis的冷房设施和分布比较齐全。
暂时Tasco 只有一间冷房。
无论如何,Tasco 在2017年则刚刚花了1.85亿
收购了Gold Cold Transport Sdn Bhd,
直接拥有了冷房和车队。

物流业提供冷房服务的屈指可数。
看来更多的冷房都是家禽股上市公司自己拥有的了。